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立秋时节传统习俗、二十四节气、简约通用、黄色模板

AUTUMN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2025/08/07


当第一缕凉风悄然拂过,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是秋天的序章,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温柔变奏曲。它带着夏日的余韵,又藏着秋日的清爽,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季节。让我们一同走进立秋,探寻这个节气背后的奥秘,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立秋之“立” · 秋意初萌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象征着开始;“秋”,则意味着禾谷成熟。每年公历8月7-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立秋便如期而至,宣告着秋天的开端。但从气象学角度来看,立秋并不等同于入秋。气象学上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才是真正进入秋天。

立秋时节

在古人眼中,立秋有着独特的物候现象,他们将其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偏北风逐渐增多,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感受到暑气渐消;寒蝉也似乎感受到了秋意,开始在枝头鸣叫,为秋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韵律。

暑去凉来

虽然立秋已至,但暑热并不会立刻消散,民间俗称的“秋老虎”常常会在这个时候发威。“秋老虎”期间,天气依然炎热,甚至有时比盛夏还要闷热,让人难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不过,“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场秋雨都会带来明显的降温,让秋天的气息愈发浓郁。


AUTUMN


立秋习俗 · 传承千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作为一个重要的岁时节日,立秋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8月7日
习俗——“贴秋膘”
HELLO AUTUMN

“贴秋膘”是立秋的一项重要习俗。夏天天气炎热,人们胃口不佳,体重往往会有所减轻。到了立秋,秋风渐起,胃口大开,人们便想通过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美食来补充营养,增加体重,补偿夏天的损失。在东北,人们还会吃饺子来“抢秋膘”,寓意着在秋天里身体健壮,不生病。

8月7日
习俗——“咬秋”
HELLO AUTUMN

“咬秋”,也叫“啃秋”,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认为这样可以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泻,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迎接和对丰收的期盼。城里人买个西瓜全家围坐啃食,农人们则更豪放,在瓜棚、树荫下席地而坐,尽情享受瓜果的香甜。

8月7日
习俗——“晒秋”
HELLO AUTUMN

“晒秋”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农俗现象,主要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如辣椒、玉米、皇菊等,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在阳光下晾晒,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也成为了摄影师和画家们钟爱的创作题材。

AUTUMN


立秋农事 · 丰收前奏

立秋对于农事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此时,大部分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它们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精心的照料。农谚有云:“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可见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立秋前后,农民们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耘田,确保农作物有足够的养分生长。对于棉花来说,这是保伏桃、抓秋桃的关键时期,同时还要进行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工作,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棉花正常成熟吐絮。

此外,立秋前后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农民们需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AUTUMN


END


立秋节气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丨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丨135摄影图(ID:44120)使用时请替换

文字丨135AI写作使用请替换

首图丨135摄影图(ID:44120)+本人绘制+135样式



模板编号: 162665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