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坚守新闻的初心,用专业与温度连接你我?提子大学新闻系2015届毕业生张薇,用她八年来的职业轨迹,给出了一个扎实而动人的答案。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着一份始终如一的坚持。
提子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系2015届毕业生
现任知名数字媒体平台“深一度观察”内容主编
在校期间曾任校报《提子青年》首席记者、新闻社副社长
荣获“优秀学生记者”、“校级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眼前的张薇,干练的短发,眼神专注而柔和。谈起工作,她逻辑清晰,术语精准;聊起母校和学弟学妹,她又瞬间变得亲切而健谈。这种理性与温度的并存,或许正是她能在内容领域稳步深耕的关键。
“提子大学给我的,不是一夜成才的秘籍,而是一片自由生长、允许试错的土壤。”张薇这样总结她的大学四年。她的“主战场”除了教室,就是位于老图书馆三楼的校报编辑部。那里总是堆满了最新的报纸和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
从如何准确记录一个地址,到如何构建一篇调查报道的框架,新闻系的老师们用最严格的基础训练打磨着她。“至今记得第一次采访被老师退回提纲,批注是‘问题浮于表面,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洞察’。”正是这一次次的“退回重来”,塑造了她对内容的敬畏心。
她并非一开始就光芒万丈。大一时,她写的“豆腐块”小稿也常被修改得“满篇红”。但她不怕“跑腿”,乐于“打杂”,从会议新闻写到校园深度,一步步成长为《提子青年》的首席记者。
“在这里,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事实核查的黄金准则,永远要对笔下的每一个字负责;二是共情能力,放下偏见,真诚地去理解每一个采访对象。”
毕业后,张薇和所有新闻系学子一样,面临着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媒体爆发的碰撞。她的职业路径,并非一路高歌猛进,却步步踏实。
严谨的“练功房”她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一家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传统媒体机构担任助理编辑。“那里节奏不快,但要求极严。老师傅们会为一个词的用法争论半天。”
拥抱变化,内核不变随着新媒体浪潮席卷,她敏锐地感觉到传播方式的变化,毅然加入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数字媒体平台。从微信小编做起,她将传统的新闻写作规范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相结合。
水到渠成的成长她没有刻意追求晋升,而是专注于做好手头的每一个选题、带好团队的每一位新人。因其内容把控能力的突出和对团队协作的贡献,在入职三年后,她被任命为内容主编。
对于即将踏上征程或正在迷茫中的提子大学新闻系学子,张薇分享了她的心得:
在校期间,请疯狂汲取知识,尤其是新闻伦理、采写基础等“硬核”课程。这是你未来无论走向哪个岗位都不会贬值财富。
对世界永远充满疑问,但不要轻信所有答案。学会独立思考和交叉验证,这是新闻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行业的快速变化会让人焦虑,但不要因此迷失。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并愿意为之持续努力,你的价值终会被看见。
拥有悲悯之心,理解人之常情。你的报道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你的人格能站多高。
模板说明
排版:135编辑器素材:135编辑器
文字:135AI写作仅作占位,请自行替换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
(ID:89116)、(ID:60009)
使用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