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中秋节习俗介绍、传统节日、简约中国风、黄色模版

MID AUTUMN 

FESTIVAL

月圆中秋夜 团圆共此时

10/06

农历 八月十五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发展中融合了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2008年1月1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佳节 花好月圆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发展中融合了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2008年1月1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最终,“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节日民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嗦田螺、食甜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Mid-Autumn

Festival

01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02
庆丰收

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是很自然的事,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这个习俗的内涵演变为庆祝丰收。

03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END


中秋节快乐

中秋佳节

花好月圆



【模版版权说明】

排版: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7%A7%8B%E8%8A%82/128234

(仅做占位,使用需替换)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62532)

设计元素:135编辑器样式改制

头图:本人绘制+135编辑器

艺术字:“中秋节”(ID:164169)

“福”(ID:154755)

艺术字不可替换文字可替换颜色

贴纸:135编辑器


模板编号: 164701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