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消防救援局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火灾隐患潜藏于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居家、校园、办公场所的消防安全更是守护生命财产的重中之重。




三清三关制度:每日清理阳台、厨房、楼道的可燃杂物,离家或入睡时必须关闭电源、气源、火源。
电器设备检查:定期排查冰箱、空调等家电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电线;电动自行车需在专用区域充电,杜绝室内充电、过充或非法改装。
燃气安全管控:每月检查燃气管线是否泄漏,使用燃气灶时需有人看管,关火时遵循“先关管道阀、再关打火开关”。





取暖设备使用:电暖器、火炉与可燃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禁止覆盖衣物;电热毯不宜长时间通电,避免反复折叠或覆盖厚被褥。
特殊人群看护:对老人、儿童加强消防教育,将打火机、火柴等火源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位置。
吸烟安全管理:杜绝卧床吸烟,烟头需完全熄灭后再丢弃。





电气与明火管控:定期检查教学楼、宿舍的电气线路,杜绝超载、短路;严禁学生在宿舍使用明火或违规电器。
通道与设施保障: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堆放杂物;定期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确保完好可用。





开展专项教育:将消防安全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案例讲解、实操培训等普及防火知识。
组织应急演练: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火灾疏散演练,明确疏散路线与引导责任,提升师生自救能力。



火情报告流程: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同时联系学校保卫处,说明起火位置、火势与人员情况。
疏散引导原则:优先疏散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遵循“不乘电梯、不贪恋财物、低姿逃生”的原则。





物品整理规范:及时清理办公区域的纸张、纸箱等易燃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电气设备管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避免超负荷使用,下班前必须关闭电源;禁止私拉乱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
吸烟火源管控:设立专门吸烟区,烟蒂需妥善处理;会议室、档案室等场所严禁吸烟。





消防设施检查:定期核查灭火器、消防栓的压力与有效期,确保放置位置明显、取用方便。
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各区域消防安全责任人,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火灾报警流程、疏散路线与紧急联系方式,确保全员知晓。

「模板使用说明」
文字:135AI写作/仅做占位,使用请替换
头图+贴纸:笔格设计ID:71750、135编辑器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92648、ID:58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