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尝试过的2种延长自信周期的方法

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来的。

我和邻居家的小妹妹从小一块读书,但她学习特别好,每次都能排在班上前三名,而我却总是十名开外。这让我感到很沮丧,因为只有进前三名才能得到奖状。

直到小学三年级,我的妈妈终于受不了邻居家的好学生时不时刮上门的西北风,决定要好好教育我。她没有采用打骂的方式,而是给我读书。每天放学回来后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外,还要额外写500个字。

这种方法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坚持了半个学期后,我第一次拿到了年级第一。自信是什么?对于年少的我来说,自信就是成功后的良性情绪。拿过第一名后就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呀,原来自己也是能够胜任某项事情的呀。

很多时候,“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这种良性情绪其实就是班杜拉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但这种情绪属性的自信也有极大盲目性,并不总带来好结果。

同样在小学三年级那年,在美术课上遭遇滑铁卢:参加画比赛以为画得很棒结果却没得票数。这让我的情绪属性自信消散得很快。

人越长越大,自信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建立在已有经验和认知上面所以你知道外面永远有更广阔的认知,这样就很难建立起“自我效能感式”的情绪自信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Dweck提出growthmindset概念: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内在学习潜力(growthmindset)。拥有内在学习潜力意味着接受“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来”的价值观。

与之相对应的是fixedmindset——认为某些人逻辑比较好或者基因里面带有沟通能力强等因素导致他们没有通过努力加强能力的热情。如果想要拥有长期稳定的自信心理,则需要建立“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出来”的信念。

但如果想要获得短期积极状态,则需要依靠已有成功、周围环境等因素产生良性情绪。

最后总结:两种类型的自信都非常重要,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它们会更加有效地帮助我们树立起更积极、更稳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的心态!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