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运营和产品困惑的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如果你想要跳脱出不断在“写稿-编辑-发稿-写稿”的循环,成为一个段位更高的内容运营,有能力去做一些更加性感的事,你都必须要理解这两点背后的一些根本逻辑。一旦你清晰理解了这两点,很多时候在一个内容类产品上,你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去驱动产品来发生一些改变——在内容类产品上,其实产品天然就是应该为内容而服务的。 想知道是哪两点吗?文章里找答案吧······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关于内容运营的两个更宏观的问题:当你预期你的内容生态将要甚至已经被搭建起来时,你手里将会拥有大量的内容(比如说,已经超过1万条内容条目)。为了使这些内容面向用户价值最大化,我们该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如何设计流通机制?这两个问题不仅关乎于运营,也密切关乎于产品。这两个问题也是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它们不仅关乎于执行,还关乎于与内容相关的整个产品机制的构建,对于从宏观上从产品设计到运营节点都一一梳理清楚非常有帮助。如果你想跳出不断在“写稿-编辑-发稿-写稿”的循环,成为一个段位更高的内容运营者,并且有能力去做一些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那么你必须理解这两点背后的一些根本逻辑。一旦你清晰地理解了这两点,很多时候在一个内容类产品上,你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去驱动产品发生一些改变——在内容类产品上,其实产品天然就是应该为内容而服务的。让我们逐个谈论。

第一、内容的组织
在一个具备大量可消费内容的内容型产品内部,在对于内容进行组织时可以分为以下4个层次:
1. 单篇内容的组织和标准化:通过对于样式、构成等方面进行约束和标准化来提升整体风格、阅读体验和质量保障,并提高效率。
2. 相关内容的聚合:通过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等方式将多篇单篇内容聚合到一起,并打包推送给用户以放大整体价值。
3. 整体内容导览和索引:通过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等方式来迎合用户主动访问行为,并提供明确路径和查询线索来帮助用户高效找到所需内容。

第二、流通机制
流通机制指的是如何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获取到所需或感兴趣的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用户行为定位可以采取不同方式:
1. 对于“闲逛”式行为定位:通过信息流等方式随意刷新获取信息或突出热门话题、官方推荐等方式提供刺激或有价值的内容。
2. 对于“目标导向”式行为定位:通过分类、搜索体验和导引等方式给予明确路径和查询线索来帮助用户高效找到所需或查询资料。

以上只是其中几种常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展其他聚合维度或采取其他流通机制。

总结起来,在一个具备大量可消费内容并且预期被搭建起来了生态系统中,为了使这些内容面向用户价值最大化,在组织这些内容时需要考虑单篇内部约束与标准化、相关聚合以及整体导览与索引;而在设计流通机制时需要根据用户行为定位选择适当方式满足他们获取所需或感兴趣信息的需求。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