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物:孩子的安全伴侣

依恋物成为了妈妈的爱的转移和替代,这是成长中的选择,也让孩子理解分离和发展自主性。

孩子们的依恋物

在咨询室里,我接待了一个来访者。他看到沙发上放着一只龙猫时,像个小女孩般兴奋地抱起了它。他闻了闻龙猫的味道,侧着脑袋靠在它身上,笑得像个孩子。在咨询中,他多次提到了陪伴他多年的毛绒玩具,眼里全是依恋和柔软。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看《超级演说家》时的李程远的演说《陪伴》。他也提到了一只毛绒玩具。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没人陪伴,他最好的玩伴就是一只毛绒狗熊。睡觉时抱着它,用嘴巴蹭它的耳朵。最孤单的时候它陪伴着,最隐私的秘密也说给它听。

这些举动让我想起孩子们常常会有一个特别珍贵的东西——依恋物。可能是一个玩具、枕头、衣服或毯子等等。孩子们会给它赋予特殊的名字,并对它情有独钟,哪怕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也拒绝更换新的甚至清洗干净。因为依恋物带给孩子们安全感和熟悉感。

心理学上称之为“过渡性客体”,指那些能够过渡性地承载孩子对父母依恋情感的东西。当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相对于父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时,可以用过渡性客体作为桥梁来转移自己对父母的依恋情感,并保持与父母联系。

然而有些妈妈不能理解孩子带着依恋物走哪带到哪、甚至直接做丢弃行为,并担心这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没出息。但粗暴干涉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分离和重创。

当孩子对环境感觉适应不良时,可以靠依恋物来缓解焦虑和恐惧,并通过调整情绪稳定心境。

我的儿子去年生病去医院时必须带上“小熊弟弟”,虽然抱着他又要抱着个熊非常不方便,但现在回想起来,“小熊弟弟”在那一刻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还要换班上班,在医院期间能固定陪伴他的就是忠实可靠的“小熊弟弟”。从医院回来后每晚都要抱着小熊入眠,并向小熊诉说心事、角色扮演并亲昵关怀。“小熊弟弟”已经不再是一个物件而是适应环境的情感媒介,在帮助儿子化解内心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尼科特提出过渡性空间理论:儿童从吮吸拇指开始寻找安全和温暖;之后跟随以布偶等为代表第一个“非我”的过渡空间建立联系;最后随着自我力量进一步加强放弃掉以前过度客体但仍保留记忆并从中获得安全和快乐。

推荐阅读:《我喜欢我的小毯子》,主人公豆豆长大后仍喜欢她所藏树洞里无法找到却也没有留恋。

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爱和温暖!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