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辛苦运营,为何却难以焕发生机?

公众号运营上投精力过多,收获却不尽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所运营的公众号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在公众号的运营上投入许多精力,然而收获却不尽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所运营的公众号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本文作者对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结出几条在公众号运营的错误策略,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出现在你的运营策略中。

如果说新媒体是未来推广的大势所趋,那么微信可以说是新媒体的半壁江山。作为微信一大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早已经成为各大公司的新媒体推广的主战场,发布近四年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规范化的运营阶段,更多的是需要精细化耕耘而非粗放式管理。

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突破1000万,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做好一个企业号实属不易,甚至有些账号已经拥有三年以上的运营期却依然半死不活,要粉丝没粉丝、要互动没互动、要内容没内容,仅仅在有奖活动的时候才能有一定活跃度,这些表面上看定期发文章,但事实上却无法打动潜在用户,这些都是僵尸号的基本特征。

一个企业号变成僵尸号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企业不够重视或着没有相应投入,而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运营思路。下面就来盘点许多企业的错误运营策略:

一、把微信当做高大上的营销平台
企业开通公众号的终极目标是营销没错,但是公众号是填充用户碎片时间的东西,有谁愿意把时间花在一个营销机构上?这是大多数传统企业做自媒体的病症,把公众号仅作为一个对外发公关稿、新闻通稿的出口,推送每条信息都离不开自己产品服务正面宣传, 让人感到厌倦。这种只发公关稿行为除了传统媒介内容输出惯性使然外, 更多地表现出媒介内容缺乏用心投入。 公众号及其他新媒体具有十分强交互性质, 想要产生交互、形成传播必须深入挖掘用户产品需求甚至情感需求, 而单纯以宣传稿件和市场文章流于表面,并没有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去做品牌推广。

二、像机器般没有个性
很多企业总想讨好所有人, 所以发布文章往往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观点。从企业角度来看无非想笼络足够多人认同关注从而进行转化, 但越中立越容易被忽视。用户想看到价值和态度明确信息, 从信息传播上来看, 观点越尖锐其传播成本就越低. 在辩论命题面前, 想要讨好正反双方难上加难. 从品牌角度来看, 不需要讨好所有人, 只需要讨好潜在用户. 这需要深入挖掘潜在用户喜好与需求;此外品牌本身具备个性基调,在最早提出品牌原型理论到后来提出品牌个性、品牌形象等各种理论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内容没有突显核心竞争力
许多与客服服务相关问题比如说客服、服务、留存等问题都与内容紧密联系。这里所说内容并不只指微信推送文章内容还包括服务内容建设、客服风格及话术等一系列建设工作。从整体角度来看公司或产品核心竞争力即为其主要特征;单指文章推送而言最反感之事应该就是抄袭行为了. 特别那种标题夸张处理换成内容后完全无关联情况更甚. 对于公司官方微信账户而言这种抄袭和模仿常见于小型公司中. 这样做除了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外还会导致用户对产品核心竞争力及商业逻辑产生误解. 如果你提供给别人别家也能提供同时速度更快别家也更快那么别人为何选择关注你?

四、整体服务链条脱节
既然谈到了内容则所提供服务也属于其中之一; 很多公司忽视了这点. 回复速度菜单设置小到人工咨询大到订单查询决定着账户服务水平; 比如电商公司非常重视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客服团队建设专门部门售前售后分工明确; 但将账户客服归于新媒体部门两者之间割裂导致服务体验差 经常遇到反映慢无法解决问题情况发生; 只关注文章推送不注重引导就像电商公司内部存在巨大痛点 不仅不能实现账户本身价值功能资源浪费还拉低整体形象失去用户信任.

五、不重视推广渠道建设
光靠原始积累获得粉丝十分困难 对于刚建立账户而言光靠团队内部分享朋友圈除了通过活动和投渠道获得关注别无他法;通过活动获得粉丝通常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