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宿舍窗户,大学生小宇不是先翻开纸质课本,而是打开手机里的在线学习平台,观看新媒体运营课程的直播;课间休息时,室友们围坐在一起,刷着短视频、分享着公众号推文,讨论着最新的网络热点;夜晚,小李则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为自己运营的校园生活公众号撰写新一篇原创内容…… 这一幕幕日常场景,正是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早已深度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价值观塑造,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重塑学习:从 “被动接收” 到 “主动探索”
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大学生往往依赖课堂讲授、课本阅读,知识获取的渠道相对单一且被动。而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限,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在专业课学习上,新媒体让知识获取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许多高校将优质课程资源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如 MOOC、学堂在线等,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比如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小张,通过在线平台聆听了国内顶尖教授的课程,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评论区交流讨论,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此外,各类学习类 APP 也成为大学生的 “学习利器”,背单词的 APP 能根据记忆曲线制定学习计划,思维导图 APP 帮助梳理知识框架,笔记类 APP 实现了多设备同步,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实践技能提升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 “边学边练” 的机会。随着短视频、直播、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计算机专业的小王,为了提升编程技能,在 B 站开设了自己的账号,定期分享编程教程和项目实战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发现了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升。这种 “实践 — 反馈 — 学习 — 再实践” 的模式,让大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媒体融合生活:从 “单调日常” 到 “多彩体验”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深刻地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让原本单调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社交娱乐方面,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拓展社交圈的重要工具。微信、QQ 等社交软件让大学生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视频通话、语音聊天分享生活点滴。同时,各类社交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结识志同道合朋友的机会。喜欢摄影的小陈,在摄影爱好者社群中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摄影的同学,他们一起组织线下摄影活动、分享摄影技巧,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此外,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也成为大学生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观看短视频放松心情,也可以通过直播参与各类互动活动,如线上演唱会、知识问答等,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在生活服务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外卖 APP 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食,购物 APP 满足了他们的购物需求,校园服务类公众号则为大学生提供了选课指导、校园活动通知、失物招领等各类实用信息。比如某高校的 “校园助手” 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校园最新动态,还开通了在线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 “贴心管家”。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社会。通过关注正能量的公众号、观看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疫情期间,许多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到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一些不良信息如虚假新闻、网络谣言、低俗内容等也随之传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误导,出现价值观扭曲、道德观念淡薄等问题。此外,新媒体的过度使用也让一些大学生陷入 “信息茧房”,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内容,导致视野狭窄、思维固化,不利于全面发展。
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能力,在新媒体浪潮中实现健康成长。
首先,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学会理性看待新媒体信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优劣。在面对各类信息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不随意传播,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同时,要多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打破 “信息茧房” 的束缚。
其次,要合理安排新媒体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新媒体虽然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过度使用会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大学生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将新媒体使用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多参与线下活动,如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如运营公众号、制作短视频、参与线上公益项目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在数字生活的大背景下,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勇敢地拥抱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在探索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用青春的力量在新媒体浪潮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为数字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