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起始,在每年公历8月7~9日间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
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
万物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收获季节到了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时节,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减少或下降。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
立秋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开始。虽然名为"立秋",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天气(俗称"秋老虎"),真正的凉爽还需等待。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暑热渐退,早晚微风带凉意
二候白露生:昼夜温差大,晨间草木凝露
三候寒蝉鸣:秋蝉感阴而鸣,声声诉秋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饮食润燥:宜少辛多酸,多吃梨、百合、银耳、莲藕等润肺食物,少吃辛辣烧烤。
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伤阴。
运动宜缓:推荐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耗气。
防秋老虎:午间仍需防暑,注意补水,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抓住初秋清爽时节,带孩子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收获:
自然探索:公园观察树叶变色、收集种子标本,记录季节的变化。
文化研学:参观博物馆节气展览,学习古诗词中的秋日意象。
徒步登山:登高望远,感受“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的美好意境。
「模板使用说明」
文字:百度百科+135AI写作/仅限模板展示,使用请替换
贴纸:本人原创绘制,购买可商用/禁抄袭转售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19156、ID:8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