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基孔肯雅热疫情呈高发态势,我们需要对基孔肯雅热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知识宣传。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这个词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思是“屈肢痛”,这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关节严重疼痛、弯曲的症状。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关节疼痛,还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痛、皮疹、结膜充血等。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数周内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喜欢在白天活动,它们通常在室内外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中产卵繁殖。
当蚊子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人后,再叮咬其他人,就会将病毒传播开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贸易、旅游的增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前往疫情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都面临着感染风险。
这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定期清理家中及周边环境的积水,如及时倒掉花盆托盘、花瓶里的积水,疏通下水道,处理废旧轮胎等易积水物品,从源头上减少蚊子滋生。
可以使用电蚊拍、蚊香、杀虫剂等工具杀灭成蚊。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并在皮肤和衣物上涂抹驱蚊剂。
在疫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蚊子密集的场所,如草丛、树林、河边等。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居住的房间应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使用蚊帐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蚊方法,尤其是儿童、孕妇和老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模板说明】
排版:135编辑器
头图丨本人原创绘制、135编辑器
文字丨135AI生成(使用请替换)
图片丨135摄影图(ID:84950),使用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