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秋日研学活动、校园教育、文艺清新简约通用、黄色模板

秋日研学游
拾叶知秋色
-校园秋游研学记-

秋阳杲杲,风清云淡,校园里的桂花香裹着秋意悄然漫开。近日,我校以“秋韵探秘·知行合一”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游研学活动。师生们暂别教室,走进自然与文化的怀抱,在行走中观察、在体验中思考,让课本里的知识“活”了起来。



秋日自然课堂

研学首站,师生们走进城郊生态农场。秋风拂过,稻田翻滚着金色的波浪,同学们化身“小农夫”,在农技员的指导下体验收割、脱粒、晾晒的全过程。当指尖触碰到沉甸甸的稻穗,当汗水滴落在湿润的泥土中,课本里“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突然有了温度。

“原来一片叶子从翠绿到金黄,要经历这么多故事!”在植物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收集不同形状的落叶,制作“秋日自然笔记”。显微镜下,叶脉的纹路如同生命的密码,诉说着季节更替的奥秘。

秋日研学游

次日,研学队伍来到千年古镇。青石板路、飞檐翘角的祠堂、斑驳的砖雕,仿佛一本打开的立体史书。同学们分组完成“文化探秘任务”:寻找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记录方言中的传统童谣、采访非遗传承人学习蓝印花布扎染。

图层 1.png



与秋日来一场对话

大巴车驶出校门时,车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飘落,有同学指着窗外喊:“看!秋天在给我们撒金叶子呢!”车厢里顿时漾起一片笑声,连平日里腼腆的孩子也凑着窗边,数起了路过的银杏树。

01
生态湿地公园

“为什么芦苇的叶子边缘是锯齿状的?”“蜻蜓点水真的是在喝水吗?”在湿地观鸟台前,同学们化身“小小科学家”,举着望远镜记录水鸟的种类,用放大镜观察芦苇的叶片结构。自然老师指着水中嬉戏的野鸭解释:“它们的脚蹼像船桨,这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智慧。”


02
清古镇研学基地

青砖黛瓦的街巷里,同学们领取了“穿越时空的任务卡”:寻找古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学唱一段方言童谣、采访非遗匠人体验扎染技艺。


03
现代农业示范园

金黄的稻田里,同学们戴上草帽、卷起裤腿,体验收割的辛劳与喜悦。“原来稻穗要这样握,镰刀要斜着割!”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从手忙脚乱到逐渐熟练,泥点溅在脸上也顾不得擦。

图层 1.png



赴一场秋游之约

山林间,同学们手持地图与指南针,完成“自然密码破译”:根据树叶形状找到隐藏的打卡点,用摩斯密码传递生态知识,甚至通过观察动物足迹推断“生态链”。

研学成果展示

暮色四合时,大巴车载着满车的“战利品”返校:装满标本的玻璃罐、手绘的非遗图谱、记录劳动的短视频,还有写满感悟的“秋日手账”。

研学成果展示

深入山林,便走进了秋的调色盘。金黄、橙红、赭褐交织成绵延的锦缎。这不是单调的色彩更替,而是自然最奢华的展示。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秋日故事。置身其中,仿佛漫步在一幅会呼吸的油画里。

研学成果展示

深入山林,便走进了秋的调色盘。金黄、橙红、赭褐交织成绵延的锦缎。这不是单调的色彩更替,而是自然最奢华的展示。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秋日故事。置身其中,仿佛漫步在一幅会呼吸的油画里。


“教育不是灌输答案,而是点燃追问的勇气。希望今天的研学能成为你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长成探索的树,开出思考的花。”

图层 1.png




END



秋游研学
秋色宜人
出游正好



【版权说明】

排版:135编辑器

文案:135AI写作,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头图:由本人绘制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89172)

贴纸:135编辑器


模板编号: 165183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