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到位,当建设者们的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我国某重点铁路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 ——大桥于近日实现全桥合龙!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标志着铁路建设迈入新阶段,更让 “天堑变通途” 的美好愿景又近了一大步。
特大桥全长 3680 米,宛如一条 “钢铁巨龙”,。在此之前,这片区域山河交错,地形复杂,往来交通极为不便。如今,大桥的合龙彻底打破了地理阻隔,将原本需要绕路2 小时的路程缩短至未来铁路通行后的15分钟,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通了关键脉络。
在全桥合龙作业中,建设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将合龙精度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超行业标准的5毫米要求。这一 “毫米级” 的精准操作,不仅确保了大桥的结构安全与稳定性,更向世界展现了 “中国建造” 的超高水准与硬实力,让每一位国人都为之自豪。
据测算,特大桥所在的铁路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惠及沿线4个市县、共计400万群众。届时,群众出行将告别 “山路弯弯” 的困扰,坐上便捷舒适的高铁,1小时内可直达周边主要城市,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商务出行,都将迎来全新的便捷体验。
(一)攻克 “高空温差难题”
大桥合龙期间,正值夏季,高空昼夜温差最大可达 18℃,极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解决这一难题,建设团队创新研发了 “智能温控系统”,通过在混凝土内部植入 200 余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自动调节保温层厚度。
(二)“BIM + 无人机” 技术
在合龙作业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建设团队全程运用 “BIM + 无人机” 技术。通过 BIM 技术构建大桥三维模型,提前模拟合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方案;
同时,利用无人机对合龙作业现场进行实时航拍,将画面传输至指挥中心,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视化管控。
(三)专项团队坚守一线
为确保合龙作业顺利推进,建设单位组建了300人的专项攻坚团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团队成员分为测量、浇筑、监测等6个小组,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在合龙关键的 72 小时里,大家放弃休息,坚守一线,及时解决各类突发问题,用坚守与汗水为大桥合龙保驾护航。
随着大桥的顺利合龙,该铁路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已达到 85%。接下来,项目将全面进入桥面系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完成桥面铺装,12 月正式进入铺轨阶段。按照目前的推进速度,项目有望在明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
在大桥建设的同时,铁路沿线的配套工程也在同步推进。目前,沿线10 座车站的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此外,铁路供电、通信、信号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已完成 70%,为后续铺轨及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专业机构测算,该铁路项目通车后,初期年货运量将达到 3000 万吨,远期可提升至 5000 万吨,将有效降低沿线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铁路的开通还将带动沿线旅游业、农业等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可拉动区域 GDP 增长 1.2 个百分点,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38690、90710) ,
使用请自行替换
贴纸 | 135编辑器
文字 | 来源于135AI写作,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