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世界慢阻肺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一“沉默杀手"的认知。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慢阻肺,聚焦高危人群、核心的康复训练以及至关重要的肺功能检查,守护好我们每一次顺畅的呼吸。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符合以下特征,就需要格外警惕慢阻肺的侵袭:

这是最核心的高危因素。吸烟年限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包括"二手烟"暴露者同样面临风险。




长期接触如煤矿、棉纺、化工、重金属等工业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的人群。在通风条件差的厨房,长期接触厨房油烟;或使用生物燃料(如柴草、动物粪便)进行烹饪和取暖的人群。




有慢阻肺家族史,或儿童时期反复有严重呼吸道感染,导致肺发育受损的人群。





确诊慢阻肺后,规范的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是改善生活质量、维持肺功能的核心举措。

缩唇呼吸:这是慢阻肺康复的基石。具体方法为:经鼻吸气,然后缩起嘴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经口呼气。此方法能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帮助排出更多肺内残余气体
腹式呼吸(膈肌呼吸):放松肩部和颈部,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经鼻吸气,感受腹部隆起;经口缓慢呼气,感受腹部下降。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蹬车、游泳等,是提升心肺耐力的关键。建议每周坚持3-5次,从每次15-2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以不引起过度呼吸困难为度。
力量训练:针对上肢、下肢及核心肌群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如举小哑铃、深蹲等,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减轻呼吸时的身体负担。




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可采用"有效咳嗽"法或体位引流,帮助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进行排痰训练前,可先进行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提高排痰效果。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对于慢阻肺而言至关重要。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可以客观地判断是否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从而与其他类似疾病(如哮喘)进行鉴别。




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可以对慢阻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GOLD 1-4级),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核心依据。




定期复查肺功能,可以直观地了解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并评估当前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文字 | 来源135AI写作,使用请务必替换
图片 | 来源135摄影图(ID:84727)
头图 | 135编辑器
排版 | 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