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市首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投用30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12个街道。最新消息为您报道。

本报讯(记者王小华)昨日,我市首批8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集中揭牌投用。作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这些服务中心以“就近、便捷、专业”为核心,整合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多元服务,标志着我市“30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惠及12个街道的近3万名老年居民。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介绍,此次投用的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均选址在社区人口密集区域,面积300至800平方米不等,配备专业护理人员、设备及智慧监测系统。


服务内容涵盖三大类18项具体服务:基础保障类包括日间托养、助餐助浴、上门保洁等;健康服务类提供慢病管理、康复训练、定期体检等;精神慰藉类则开设老年学堂、兴趣社团、心理疏导等课程与活动。
在位于XX区XX街道的试点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日间照料区设置了20张护理床位,配备智能床垫、紧急呼叫器等设备;康复区里,几位老人正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训练;
助餐区推出“营养套餐+定制餐食”,满足不同老人的饮食需求。“以前做饭、看病都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还能和老邻居一起聊天、上课,太方便了!”家住附近小区的78岁老人王大爷笑着说。


除了面向普通老年群体,服务中心还重点关注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人的需求。针对失能老人,中心提供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上门服务,并与周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快速转诊”;

对于独居老人,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实时关注其生活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将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上门。
XX街道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目前辖区内已有200余名特殊老人完成信息登记,将享受个性化养老服务。

据悉,我市计划在未来3年内,分批次建设5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市街道全覆盖,并逐步向乡镇延伸。
同时,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持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针对失能老人,中心提供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上门服务,并与周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快速转诊”;
对于独居老人,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实时关注其生活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将第一时间联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处置。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已投用服务中心的运营监管,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确保养老服务真正惠及于民。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版权说明】
头部贴纸|本人原创绘制
文字|135AI生成,使用请替换
图片|135摄影图库(ID:92655)
使用请替换
排版|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