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气温逐渐转凉,我们即将迎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2025年秋冬流感季的优势毒株将为甲型H3N2病毒,该毒株的活动强度预计将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在这个特殊时期,深入了解流感相关知识,全面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甲型H3N2作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重要亚型,其命名来源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组合。
该毒株以其快速传播能力和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特性而著称,这些特点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感染和较高的发病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等特殊群体,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他们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同时,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的个体,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也都是需要重点防护的对象。


在秋冬季节,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清晰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应对措施与治疗方向。二者虽症状相似,但在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

流感的典型特征是突然起病,患者往往能在几小时内明确感受到身体状况的明显恶化。相比之下,普通感冒通常呈现渐进式发展,症状在1-3天内缓慢加重,不会出现急剧的变化。

流感患者常见高热现象,体温往往达到39°C-40°C,且这种高热状态通常会持续3-4天。普通感冒患者则少见发热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发热,很少出现持续高热的情况。





流感最显著的特点是全身症状突出,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乏力感、全身肌肉酸痛和剧烈头痛。普通感冒则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相对轻微,不会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


流感患者通常表现为剧烈咳嗽,可能伴有喉咙痛,但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相对不明显。普通感冒则以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咳嗽程度一般较轻。
掌握这些关键区别,有助于您在面对症状时做出初步判断,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这一辨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考虑到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每年的10月至11月被视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窗口。即使因为各种原因到次年1月仍未接种疫苗,仍然建议及时补种,以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除个别存在明确禁忌症的人群外,所有6月龄以上的个体都应当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应当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优先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当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特别注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直接触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这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当使用纸巾或弯曲肘部进行遮挡,使用后的纸巾需妥善处理并及时洗手。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排版:135编辑器
贴纸: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89225)
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文字:135AI写作,仅用作占位,使用时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