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子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以近期开展的全面巡查工作为契机,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问题整改,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问题整改“攻坚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确保整改工作方向正、思路清、措施准,街道首先从统一思想、提升能力入手。
组织召开“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面向各社区、各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培训内容紧扣巡查中发现的高频问题,如市容环境管理、安全生产隐患、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服务短板等,邀请领域专家及业务骨干进行政策解读与案例剖析。
不仅“低头看路”,更要“抬头看天”。培训会专门设置了先进地区经验分享环节,通过学习借鉴其他优秀街道、城区的治理模式和成功实践,引导大家跳出固有思维,寻找解决本街道棘手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
会议强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意识,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廉洁的底线。



整改能否见效,关键在责任是否落实。街道着力构建了一套权责清晰、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
建立“巡查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对巡查反馈的所有问题逐一编号,明确整改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实行“销号制”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实行“班子成员包社区、科室负责人包网格”的包干负责制。每位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生动局面。
由街道纪工委、督查办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随机相补充”的方式,对整改全过程进行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整改压力传导到位。



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街道不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致力于制定一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整改计划。
开展“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肉眼可见的突出问题,如垃圾堆积、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小广告乱张贴等,力争在短期内让街道环境秩序有一个明显的、直观的改善。


完善“网格+”管理模式。优化网格员队伍,明确其“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的职责,使其成为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处置轻微问题的前端触手。
建立“居民议事会”制度。定期邀请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参与社区事务讨论,对整改效果进行评议,畅通民意沟通渠道,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产生。

推动“智慧街道”平台建设。探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集监控、分析、调度、反馈于一体的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实现问题发现更早、处置更快、管理更精细。

排版:135编辑器素材: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135AI写作仅作占位,请自行替换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
(ID:93454、93460、93456)
使用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