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2日,我国迎来第十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交通礼行天下”的主题如冬日暖阳般,照亮每一条平安归家之路。交通安全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关乎生命存续、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命题,以文明行动为笔,共同书写平安出行的合格答卷。




交通安全意识的觉醒,始于对生命敬畏的深刻认知,它要求我们坚决摒弃“侥幸心理”与“捷径思维”,清醒认识到每一次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安全悲剧,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度融入出行的每一个细节,使遵守交通规则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行动。




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他人安全的义务守护者,这份责任要求机动车驾驶员主动礼让行人,要求行人充分顾及车辆通行权益,要求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秉持换位思考的原则。



在路口或是街巷,行人都应将“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准则深植于心,坚决杜绝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危险行为。通过规定通道通行,并在确认安全后稳步前行,才能使行人脚步与车辆通行和谐共生。



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
夜间或雨雪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出行时,应尽量穿戴反光衣物或手持发光装备,便于驾驶员在复杂路况下及时察觉;老年人过马路需有专人陪同,避免中途急行折返;未成年儿童出行必须由成年人全程看护,坚决杜绝在马路及周边区域嬉戏打闹,以细致周全的防护措施抵御未知风险。


骑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时,务必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严格遵守“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基本规则,坚决杜绝逆行、闯红灯、违规载人载物等行为,与机动车保持安全通行距离,确保两轮出行既便捷高效,又安全无忧。



坚决恪守“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铁律,清醒认识到酒驾、醉驾不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惩处,更会给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严格杜绝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危险行为,此类行为容易导致车辆操控失当,沦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导火索”。




行经斑马线时主动减速避让行人,遇有行人正在通过时耐心等待,不随意鸣笛催促;并线、转弯前提前开启转向灯,仔细观察后视镜及车辆盲区,不强行加塞、不恶意别车;遇到道路拥堵路段时保持平和驾驶心态,自觉有序排队通行,以文明驾驶行为化解道路通行中的戾气。
「模板使用说明」
文字:135AI写作/仅做占位,使用请替换
头图+贴纸:笔格设计ID:771191、135编辑器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93899、ID:6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