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师大研究生——奉献的火红青春,奋斗的流金岁月

作者:江苏师大研究生院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活动名称:“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我们都是追梦人
秦岚;江疏影;景甜;王俊凯 - 2019春晚歌曲抢先听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于是阿甘不停地向前奔跑,遇见一次又一次的机遇。生命旅程的最大乐趣是未知,我们都是看着那星星点点的灯火而鼓起勇气向前迈进,每一盏灯火旁的座椅是歇脚处,等到精力恢复又会起身向下一盏灯火奔跑,我们还有前方,前方是更好的自己。


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即是梦想,给予我们冲破黑夜的勇气,当触摸到灯火的刹那,温暖的清泉抚慰了疲惫的心灵。


大家怀揣着各式各样的梦想来到这里,来到江苏师范大学开启研究生之旅,逐梦的路上,有支教梦、学术梦、奋斗梦……圆梦的途中,有你有我。

奉献的火红青春

支教,无数学子前赴后继地参与,为了梦想,也为了闪闪发光的希望。


雒春生


2019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

现任沈阳理工大学辅导员



Q:

你当初为什么想要去青海支教呢?


A:

首先我认为这既是一次自我锻炼,也是一个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机会。其次,支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最后,我认为丰富的社会经历对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会有很大的帮助。



Q:

在支教过程中你觉得仍需努力的事情是什么?


A:

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不同的地域,教育水平也不一样。就我所支教的地方而言,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还需继续提高。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Q:

作为一名教育者,你认为支教这件事和小康社会有什么关联?


A:

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育的最终实施需要通过教师来进行。因此,优良的师资对培养更好的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勤洗手、不出门、戴口罩……”喇叭的声音近了。

哟,是那个党员小伙子又来宣传了……


寇恒光


2019级音乐专业

河疃村疫情防控志愿宣传员



Q:

在疫情突发后,你为什么会选择去做一名志愿者?


A: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家遭受疫情挑战时,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在社区基层与一线的白衣天使共同抗击疫情,并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在疫情关头做好榜样,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宣传抗疫知识。



Q:

你是在家乡参与基层抗疫的吗?对你触动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A:

是的。在挨家挨户地宣传抗疫知识时,最让我触动的,是我看到了我们村的新面貌。在外上学的五年里,河疃村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一点都不夸张,小时候的那些泥土路现在都变成了一条条光滑的水泥路;原来一片一片的小平房现在都变成了清一色的二层小楼,我还忙里偷闲的把最漂亮的几栋楼拍了下来。回想起来这不过是村里十年的变化,如今正值2020年,不禁让我联想到中国梦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乡村战略的实施和农村人民的渐渐富裕,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打拼出来的。有劳动人民汗水的铸造,中国梦就不再是梦,他们是最美的人,让我们为勤劳的劳动人民点赞。



Q:

作为一名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看待此次经历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呢?


A:

如果把抗疫志愿工作和小康社会进行关联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通过这次疫情也充分证明了什么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们都是无名的英雄,为了抗疫的成功,足不出户,坚持几个月做好疫情的居家隔离。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目标一致,听从指挥。

再说一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目标,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呢?疫情是残酷的,残酷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劳动人民作为筑梦的一员,他们无怨无悔,用汗水和奋斗为国家的富强默默努力。在此祝愿伟大的祖国能繁荣富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我也会坚守住信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奋斗的流金岁月

他在2018—2019年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曾赴陕西省三原县支教,现为2020年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生,优秀毕业生代表。


邓威


2020届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生

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生



Q:

在这三年酸甜苦辣的学习生涯中,请问是什么让你一路坚持到现在?


A:

我在大学毕业后,曾参与共青团中央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赴陕西省三原县支教一年。在服务地,我任教4个班级的历史老师。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标语,这对我的触动很大。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此,当我回来读研时,不自觉的就会以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够努力一些,能够成为那些孩子们的榜样。



Q:

作为江苏师范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代表,有什么经验或者教训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A:

研究生是我们很多同学人生中的最后一段学生时光,能够自由的阅读、思考,沉淀生命的力量。研究生的时光只有三年,看似很长,实则很短。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研究生这三年,伏下身,多读书,让生命因阅读而丰厚。



Q:

恭喜你今年成功考取选调生,成为盐城的名校优生。请问你眼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而在真正步入社会后,你会为小康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


A:

在我看来小康社会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生,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小康社会中,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实现全面脱贫。今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也很荣幸在毕业后能够去基层工作。我想,勤勉工作、服务他人,这便是目前的我能够为小康社会做出的自己的努力。




“咖啡、文献、电脑,写论文的三件套。”

“还有那曾经为学术掉过的头发!”


解文君


2020届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



Q:

当初为什么选择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A:

本科学习时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感兴趣,尤其热爱诗词这块,简单的词句却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很美好很神奇,想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Q:

当你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时,你之前有没有想过会有今天的成绩?


A:

说是成绩,更多的其实是收获。读研三年不仅在专业学习上收获颇丰,还认识许多优秀的人,更加深刻意识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重要意义。在这三年学习中成熟很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充实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在导师谆谆教导之下,最后毕业论文取得优秀。这个结果还是让我感到比较满意的。

学习中会有疲累和茫然的时候,这个时候做一个规划或者为自己设置一个阶段目标,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去前进,就会觉得再坚持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放弃。



Q:

如果让你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句话,你会选择哪句话?


A:

凡事做足准备,拒绝拖延。




“听说你也上了直播?”

“是啊,我在为乡亲们带货!”


许文洁


2019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

2019届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生

现任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匡口村支部书记



Q:

你在成为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匡口村支部书记后,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A:

因为我工作时间不是太久,一年实习期还没过,只能说是实习期的一个工作人员。成就的话,因为我本身负责的是电商行业的宣传工作,所以一些线上的活动让我觉得挺有成就感的。比如说我们刚刚结束的连云港市的518直播带货活动,我所在的乡镇作为其中一个分会场。我们的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对我们当地农产品的促销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这也是让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



Q:

步入社会后,觉得在课本中了解的小康社会和现实中的小康社会有什么区别?


A:

书本上的小康可能只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一个令人向往的画面。但是当你实际接触的话,你会发现还有非常多的人在为之奋斗,分成非常多非常细的工作,像扶贫、农民农村就业等非常多的行业。只单单扶贫这一个支链,实际上就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做,例如产业扶贫、政策扶贫,所有的资金来源、相关规范等问题,都需要所有的行业共同去努力,他可能需要背后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一个点。所以说一个完整的小康社会,是需要众人齐心,把非常多的点汇聚在一起,共筑美好未来。就像一幅画,它是由非常多的像素、非常多的点组成的,我们现在可能就是画中一个小点中的一点,在慢慢地汇聚成这幅蓝图。



Q:

能不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关于选调生方面的经验与建议?


A:

首先,你要想好自己未来人生想要走什么路。选择选调生,或者说选择公务员,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光鲜亮丽的职业,但工作后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工资不高,事情多,压力大,责任重,所以你在选择这个行业的时候,要想清楚自身的定位,想好你能不能坚持下来,有没有坚持做这个事情的恒心。

其次,你进入这个行业,加入这个队伍后,能不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因为现在大多数选调生或公务员更多从事的是服务基层群众的具体工作,每天奔波于乡村和社区是工作的常态,风吹日晒更是在所难免,所以说初心以及对初心的坚持是至为重要的事情。

最后,我觉得大家不一定只有进入公务员队伍或选调生队伍,才能说是为小康社会做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幅画上的一个点,只有每个点的色彩鲜明,才能共同构建最绚丽的蓝图!




我分明看到了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脱下硕士服时脸上还残存着稚气,夕阳下背身挥手告别校园。可当穿上工作服后,便仿佛一瞬间变得可靠了,伏案工作传来沙沙笔声……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广大青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我们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脚踏实地就是捷径,日复一日都在谱写属于自己的诗篇,一笔一划刻下的都是“中国梦”。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指导老师 | 李荣婧

统筹 | 张玉娟

责编 | 张丹

采访 | 张玉娟 张丹 杨秋圆 段梦媛 吕丝婷 琚琪琪

文案 | 杨秋圆 五位受访者

图片 | 五位受访者

校对 | 张琛 严博文

排版 | 段梦媛

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届校园网络文化节由“中国移动”全程冠名赞助

特别鸣谢“135”编辑器对新媒体大赛的赞助支持

感谢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雒春生 陈海粟 寇恒光 邓威 解文君 许文洁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大力支持

活动信息
活动宣传图
“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开始时间: 2020-05-13 14:10
结束时间: 2020-05-31 23:59
热门参赛作品
投票活动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扫码咨询客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