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圆梦笔记|你好,小康!

作者:苏师传媒微党校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活动名称:“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我们都有梦想

农民的梦想在广袤的田野

工人的梦想在轰鸣的厂房

科技工作者梦想上九天下五洋

医生梦想救死扶伤

教师梦想培养栋梁

运动员梦想国歌响起国旗飘扬

公务员梦想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所有的梦想啊,汇成江流

向着一个方向

人民幸福,奔向小康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既需要追梦的激情和理想

又需要圆梦的奋斗和奉献

新时代青年当以奋勇之姿、奋进之举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勇担新使命、建功新时代




万水千山,险滩激流。

我们走向小康,小康就在我们眼前。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无数追梦人的足印构筑了圆梦征途中无数精彩的华美篇章。


那么,让我们一同翻开专属于2020年的圆梦笔记,开启今日的梦圆之旅!


幸福篇|喜悦写在人民的脸上



时   间:2020年惠民举措密集落地、人民幸福感提升时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程奕翔(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

17年的夏天,如往日一样平淡。人们闲适地走在街道上,向前走着,我也一样。考编?考研?创业?去大城市漂泊?未来有着很多不确定性。我的梦想渺小得如尘埃,而我却乐此不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想去当选调生,我想去基层义无反顾地奉献青春


如今我在淮安市的一个街道基层工作,主要负责宣传、统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很多朋友研究生还没有毕业,说短也不短,看到了社会不止一面。脱贫攻坚,有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文明创建,有城市面貌巨大的改变;疫情防控,有基层工作者的不辞昼夜。


小康梦是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成为选调生,我开始了我的逐梦之行,我见证了其他人简单而质朴的“圆梦”。有人说门口的路修好了,有人说自己的低保解决了,有人说拨打的12345有了满意的回复,这一个个完成的梦或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或许显得渺小,但是每一张群众满意的笑脸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小梦想而不懈奋斗,千千万万个小梦想就汇聚成了中国梦。当下唯有不忘初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你好小康。



见证篇|记录城乡簇新的景象



时   间: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张耀文新华日报记者

在成为一名记者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党和国家对于老百姓的真切关心。我的梦想便是记录、见证人民生活的进步。以今年的农房改造为例,有许多农村的老百姓搬进了新房,搬出了旧居,还有对残疾人的帮扶、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这些都是我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农村的变化。铜山区的黄集镇黄西村,十年前那里还是一个破旧的村落,村集体经济负债百万,如今他们的集体资产已经接近两千万。这样的变化来源于党和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持,通过产业来致富。现在,村里不仅修起了一公里长的商业街,还发展了黄西生态园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大棚,许许多多农民不出家门也可以就业,有不少村民的年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奔向小康致富。


在采访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地奋斗,例如铜山区棠张镇的残疾人木雕师王成功,他南下浙江学习手艺十余年,之后带着技术回乡创业,带领全村十几位村民一起致富,木雕产品远销海外。作为一名记者,我愿脚踏实地,记录时代,与伟大同行。希望大家都能学习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出一份力。



播种篇|给孩子们埋下梦想的种子



时   间:2020年树魂立根、教书育人再度续航时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2018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旭昶(江苏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在大学临近毕业时,我曾陷入困顿的迷茫期,不知该何去何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学校老师在班级群里发送的“西部计划”相关信息和学长学姐的志愿故事,我被他们志愿在心、奉献在行的精神所感动,便下定决心参加“西部计划”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7年,我来到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陂西镇中学支教,除了教授初一年级政治和历史课外,我同时也担任班主任,积极组织参加县团委的各项志愿活动。参加支教活动圆了我想做一名教师的梦,也给我的学生们埋下了梦的种子,他们渴望读书,渴望走出县城,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的道路上,总书记提出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既要输血也要造血。参加支教活动,一方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我更加明白,全面脱贫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才能实现。



坚守篇|志愿于心,奉献于行



时   间: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周海敏(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七团)

我们团场在去年之前都是处于深度贫困团场的序列,去年开始才脱出了贫困农场的序列。虽然我才来这边工作一年,但团场前辈为实现脱贫攻坚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我是深有感触。在脱贫任务完成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开始进行沙漠生态保护的工作,因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2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松劲。


我们的团场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水土、气候都非常恶劣。一代又一代团场人的梦想就是防沙固土,保护生态,同时给职工创造更好的生活。特别是从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去种植大量的树木。梭梭是一种沙漠中最基本的固土的植物,但种植实属不易,前辈们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2~3次一整天的都扎根在沙漠边缘种植树木,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他们也都能坚持下来,所以当时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感触特别特别深。


来到新疆兵团做志愿服务工作的这里一年里,我的的确确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比如,兵团的精神就是有一种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换言之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坚持,我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自己的心境的确有了不小提高;其次,我的心智更加成熟、稳重和踏实。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学校,踏入了社会,但是在个人的人生规划上和人生方向反而清晰了不少。



笃志篇|照萤映雪,勤勉钻研



时   间:2020年春生夏长,岁物丰成时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16传11班班长周恩如

我是一名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因为疫情没法及时返校,但我也一直期待着能与四年朝夕的相处同学、老师们再次相聚,合影留念。回顾四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仿佛就在一条闪烁着记忆点滴的追梦道路上信步前行。


参加学院“脱贫攻坚地区扶贫”实效调研,在挨家挨户的走访,与村中老人、孩子们的交谈中我了解了精准扶贫家庭得到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在江苏广电实习,从专业领域的学习实践中我也了解到了在5G、大数据、融媒体......成为时下热词,科技创新带动“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时代进程。


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说自己的梦想是“上大学”;听到驻村干部讲述自己很久没回过家,想念家人的同时更要把工作做好;了解到省台工作的老师们跟现场、做采访时的不分昼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积累着能量。扶贫调研增长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专业实习给予了我初入社会、了解真实工作状态的机会,这些经验推动着我努力向目标迈进。如今我获得了推免研究生的资格,缩短了与理想中自我的距离。以后,我将站在更高的平台继续努力,见证新时代、新科技给予我们的无限精彩。



然而你离你的梦想又有多远呢?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是网课中一根网线的距离;对还在备考中学子们而言,可能是一张试卷的距离;对于我们口中的阿中哥哥而言,2020年离全面小康只剩“最后一公里”。我们要努力把所有掂起脚来能够到的理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最后在追光之处说一句:你好,小康!



起航篇|梦想仍在路上



时   间:2020年今朝努力学海航,传媒学子心向党

撰写人:传媒与影视学院19传51班副团支书虞昕

我的阿姨是电力公司的员工,她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2008年的时候,她和其他几位党员与农村的一对姐妹结对,妹妹从小患有心脏病,爸爸身体不好,全家只能依赖妈妈种点蔬菜水果维持生计,阿姨和她的团队每年都为姐妹俩购买学习用品,至今已是第12个年头。如今,姐姐已考上师范院校,妹妹也读初中了,学习成绩优异。姐妹俩说,希望能向帮助她们的叔叔阿姨学习,认真读书,积极进取,今后也要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阿姨曾告诉我一件小事,姐妹俩为了报答电力员工的帮助,常将自家种的水果蔬菜送给阿姨她们,但是,姐妹俩不知道的是,其实每一次阿姨和团队成员都会悄悄出钱全部买下水果,再用这笔钱给姐妹俩买学习用品,以这种方式默默关怀她们。

听完这个故事,我内心深受触动,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关爱弱小,不说空话,多干实事。我也想像阿姨和她的党员朋友一样,不仅要自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姿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还要尽自己所能地多帮助他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还在逐梦的路上……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天蓝地绿水更清,八方锦绣四季祥

一个来自远古的美丽梦想

一个祖祖辈辈苦苦追求的愿望

当2020年的钟声敲响

一个伟大的民族

终于走在洒满阳光的小康路上



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站在2020年的入口,

我们已经能够眺望到小康胜利航船的桅杆尖头,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向同一方向走去!



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分享下你的圆梦时刻~



苏师传媒微党校


主编:胡峪谷、陈晨

采访及文案:胡峪谷、孙诗旭、王雪纯、陈晨、江小轩、杨婷、朱佳

排版:江小轩、杨婷

视频制作:渠吉升、朱佳
后期制作:孙诗旭

指导老师:周荃



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届校园网络文化节由“中国移动”全程冠名赞助
特别鸣谢“135编辑器”对新媒体大赛的赞助支持



活动信息
活动宣传图
“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开始时间: 2020-05-13 14:10
结束时间: 2020-05-31 23:59
热门参赛作品
投票活动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扫码咨询客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