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冷战,西方抵制新疆棉花背后的深意,一次跟我们脱钩的尝试

作者:刘欣雨
主办方:i博导&135编辑器&比格设计
活动名称:i 博导全国学生新媒体小编PK赛

警惕新冷战,西方抵制新疆棉花背后的深意,一次跟我们脱钩的尝试

当美国人在去年开始布局的时候,往往最初还看不清整个全局,等到图穷匕见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次,指责新疆问题就是这样的,先在全世界炒作他们最擅长的人权问题,紧接着就开始把指责变成制裁,这是下个定论的意思,但这只是铺垫,接下来才是前奏。

接着瑞典的H&M开始了它的表演,要抵制新疆的棉花,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某些西方企业祖传的傲慢与偏见,殊不知,这是一张大网,H&M不过是一个试水,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进行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次脱钩尝试。

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但是这一个要是应对稍有问题,后面就会开始接二连三的连锁反应,搞不好会形成像美苏冷战那样的大分裂,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会把关于西方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的这个事情一点点展开,我们会从宏观上,看到这件事的性质,以及他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先来说说新疆棉花背后真正的含义,看清楚了这个问题,自然就看清了全局。


新疆棉花背后的含义


西方企业找了这么个借口,突破口是新疆,理由是强制劳动,虽然我们中国人都知道这就是瞎扯,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老套路,但是这一次选定新疆,背后是有深意的,很多人调侃,美国历史上都是用黑奴摘棉花,所以美国人一看到棉花就条件反射想到奴隶,想到强制劳动,这是把他们想的太好了。

他才不关心这些呢,他瞄准的是我们的纺织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据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消息,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7.3%。。其他省市棉花产量占比较小。


可以说我们国家的棉花,绝大多数就是产自新疆,现在这些外企名义上说的是抵制新疆棉花,实际上这跟抵制中国棉花还有啥区别,只是他们现在还不敢这么嚣张的说要抵制中国棉花,但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

那他们抵制中国棉花又是为什么呢?真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吗,那肯定不是了,这些人虽然满口道义,但其实眼里只有利益,这么干其实是要冒风险的,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H&M,它是总部位于瑞典的服装快销品牌,

作为全球第二大服装集团,2020财年,H&M集团2020财年销售总额为1870亿瑞典克朗,较去年相比下降18%H&M集团在中国内地的销售总额为97.5亿瑞典克朗(约合74亿人民币),位列H&M集团全球前四大市场之一。

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是它排名第四的市场,但是目前的销售额只占到全球的一个零头,这也是为啥他这么傲慢的原因,但是跟销售额不成比例的是生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根据H&M官网数据,其服装最大的生产国是在孟加拉国,大概占到46%,第二大的生产基地就是在中国,大约占21%,第三是土耳其占8.7%,第四是印度占7%


所以这一对比就可以看到,全球销售额占比中国是5%,但是生产是21%,如果说他真的要硬扛,那么肯定是已经计算过自己最大的损失了,从这个数据看,生产是可以转移的,纺织服装向来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所以他有这个底气,而损失的销售额,对于他们来说大概可以接受。

但是对我们的影响,那就要大一些了,因为销售额不买他的可以买别的,这都不是事,但是损失的产业链生产规模,就不成比例了。他这么一搞,显然是有点借新疆棉花说事,来针对我们的棉纺产业链了。

那纺织业,在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里,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针对中国的供应链脱钩

纺织工业一向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敲门砖,最早的时候,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的纺织业是世界第一,后来纺织技术传到了西方,在进入工业文明后,英国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的纺织业发展,这一直被视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纺织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利润又比较高,以此为契机,英国逐步成为了第一工业大国。之后是美国,千方百计的偷英国的纺织技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工业革命之父斯莱特:

1789年斯莱特打扮成农场雇工用假名偷偷溜上轮船,只身抵达纽约。虽然没有携带任何图纸和模型,他凭记忆画出一台24锭的棉纺机,与美国商人布朗合作,在罗德岛州的波特基特建起了美国第一家使用新型先进机器的工厂,开启了美国最早的机械纺织。

他在美国被誉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但在他的祖国—英国,他被称作“叛国者斯莱特”。后来美国南方的庄园大量贩卖奴隶种植棉花,开启了美国的纺织业发展,逐渐使美国取代了英国在全球纺织业的地位,最后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国。


而无独有偶,我们改革开放后的起步,也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因为这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便宜是最大的竞争力,所以现在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他们的纺织业也搞的风生水起,大有取代我们的势头。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等会在后面我还会讲。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美国这一次是瞄准了纺织业,想把这个全球的供应链打断,向东南亚转移,因为这些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基础,可以承接产业转移,纺织业不像其他的高科技产业,哪怕是简单的设备都可以搞起来。

美国想进行产业链的重组,将全球在纺织业的供应链拿来试水,看看到底其他的国家能不能替代我们,由纺织业想到的就是上游的原料棉花,然后我们的棉花最主要的产地就是新疆,然后再为新疆量身定制一个制裁的借口,这基本就是美国的一个大致套路。

他们从哪里下手呢,跟搞华为的套路类似,还是从产业里的协会开始发起,就是这次的BCI良棉协会,其实西方各行各业都喜欢搞这种协会,说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其实是大资本通过基金在背后支持,他们主要是为行业制定规则和标准,把发达国家市场统一起来之后,帮他们建立一个透明的门槛,把那些不希望看到的竞争对手排除在门外。

所以这种协会在行业里,其实是个代表行业利益的公会,背后往往有最大的产业资本。而这一次就是先通过BCI先给新疆棉花定性,再给会员通气,统一行动,如果你不按他的来,有可能就要把你挤出发达国家市场,而且还是以市场化的名义。

那么说到这里,还有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美国总是想脱钩呢?

美国更深层次的脱钩计划


这事说来说去又得说回2015年的金融战了,美国想收割我们的财富失败,对他们来说,就一句话,我们不好控制了。那对我们来说,又凭什么要给你控制呢。

简单的介绍一下,苏联解体后,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是由美国主导的,有三大体系,分别是生产环节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贸易环节的世界贸易体系,和结算环节的货币金融体系。其中货币金融体系,又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发行,流通和结算。

2015年美国企图收割我们的财富失败之后,我们觉得太危险了,所以第二年我们在货币的发行层面,主动进行了脱钩,将以前的锚定美元改为锚定一篮子货币。正是这个动作,美国感觉失去了控制,在之后发起科技战,希望将我们锁定在产业链分工体系的中下游,大幅增加关税,希望把我们排除出世界贸易体系。也有过威胁要把我们开除出美元流通和结算体系的SWIFT系统。

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我们在货币层面脱离控制,上一任美国总统,想把我们从三大体系中全部踢出去。但是都没有成功,科技战还在继续,暂时没见分晓,但是加关税是彻底失败了,因为20192020连续两年中美的贸易额,顺差都是持续增加的。

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太高了,美国想甩却找不到可以替代我们的人,再深层的原因,就是我们在产业链分工体系里,尤其是中下游占据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产能,这部分产能,完全没人可以替代。


所以说这次抵制新疆棉花,虽然有部分原因是很多人都说到了的那些,比如打击新疆棉花种植,打击我们的纺织产业等等,但是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他们可以控制的中低端产业基地,来重组全球的供应链,只有实现了这个前提,才能真正的跟我们在三大体系里全面脱钩。

那为什么要从纺织业开始呢?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最主要的竞争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且最关键的是,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我们,工业化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起步的,所以纺织业是一个全面工业化的突破口。

那这次从抵制新疆棉花开始谋划,到纺织产业转移,谁会最受益呢?没错,就是印度。美国过去四年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在特朗普任期的后半程,他们启动了另一个计划,就是搞美日澳印的四国印太战略,实际上这就是想用印度来取代我们在产业链的位置。

印度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庞大的市场,基本的工业基础,而且印度还是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下面这个图是2018年的世界各国棉花产量占比,印度比我们略高,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说印度啥都有,就缺大量的订单转移了。


而一旦印度的纺织业发展起来,很有可能像英国,美国和我们走过的路一样,会带动印度模式的工业革命,关于工业的发展路径和突破口,这一点对美国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那就是这次从制裁新疆开始,到抵制新疆棉花,再到后面可能会发生的纺织产业转移,再到全面的工业产能转移,这是美国为印度量身定制的一个取代我们的计划,目的就是要全面重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而纺织业转移就是关系到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突破口。

最后,两手准备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两手准备,极端情况下,我们有一个内循环的准备,但是在目前还没到这种程度。其实我们现在最大武器,就是我们庞大的市场,到2030年,我们将是14亿人口规模的中等发达国家,这比欧盟+五眼联盟+日韩,其他所有的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还要多4亿,这个市场规模相当于未来发达国家总市场规模的一半还要多。

市场规模就决定了他们的利益大小,所以我们决不能让这些跨国公司,一边搞产业转移,一边还占据我们的市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和转移之间,只能二选一。如果有人选择退出,继续转移,那么要最大化提高他的退出和转移成本,杀鸡儆猴。


一朵棉花,背后是美国精心谋划的一场脱钩大戏,对于跨国资本而言,不论是留下还是转移,背后选择的都是利益。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不留余地,坚决反击。


活动信息
活动宣传图
i 博导全国学生新媒体小编PK赛
主办方:i博导&135编辑器&比格设计
开始时间: 2021-04-29 10:30
结束时间: 2021-05-12 23:00
热门参赛作品
抵制新疆棉?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3912票) 新疆棉花的温暖史记 (2961票) 新疆棉事件后,国货品牌发展并非稳步上升? (2806票) 支持中国制造和新疆棉花 (1999票) 新疆棉不怕!究竟是谁抵制来自新疆棉花的“爱” (1787票) “我支持新疆棉花”善良要长出牙齿,不然就是软弱。 (1457票) 支持新疆棉,力挺中国潮 (1291票) 新疆棉事后的“中国李宁” (1284票) 国潮崛起的背后竟是....... (1070票) 支持新疆棉,推动国潮品牌! (1029票) 新疆棉花的事,你知道多少? (1019票) 中国国潮日 (928票) 国潮的“崛起”是偶然还是必然? (895票) 中国潮,中国造 (751票) 支持新疆棉花,支持中国品牌!!! (733票) 新疆棉花一定行| 国潮回力 回天之力 (709票) 中国:”我很潮“ (659票) 新疆棉KO国潮产品 (635票) 国潮来袭!支持新疆棉花! (621票) 新疆棉花显自信,国潮崛起正当时! (615票) 中国新疆棉花是顶级品质 (611票) “新疆棉花”事件怎么回事?细谈新疆棉花与国朝运动品牌发展的空间与局限 (582票) “国潮崛起,吹爆李宁!?” (580票) 新疆棉花,国货崛起 (539票) “新疆棉花事件”后,国潮来袭? (516票) 新疆棉事件国潮反转? (490票) 知“新疆棉事件”,论国潮运动品牌该如何发展? (478票) 引起广泛关注的“新疆棉花”闹剧,再次推动国潮文化发展! (472票) 新疆棉花事件后,国潮品牌加速崛起! (466票) 国潮之光 GUOCHAOZHIGUANG (459票)
投票活动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扫码咨询客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