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藏了凉意,叶尖染了金黄,秋天就这样悄悄漫过窗台。此时的身体,像一株慢慢收拢叶片的植物,等着我们用对的方式去呵护——早睡一点,让疲惫随暮色沉淀;吃润一点,给脏腑添份温柔;动得轻一点,让气血跟着秋风慢慢舒展。
秋天昼夜温差大,作息得跟着变,才能少生病、有精神。
入秋后,晚上尽量10点前睡。这时阳气开始收敛,早睡能帮身体“储存”能量,早上起来不容易累,白天工作也有劲头。如果熬夜,第二天容易头晕、嗓子干,还可能手脚发凉。
早上6点到7点起床正好。打开窗户透透气,或者去楼下走一圈,让新鲜空气进入体内,比闷在屋里舒服。要是醒了还躺着,反而会觉得浑身发沉,一天都没精神。
早晚冷,出门穿件外套,尤其是脖子、腰腹和膝盖,这些地方怕凉。可以穿“多层”,比如里面穿薄长袖,外面套件夹克,热了能脱,冷了能加,比穿一件厚衣服方便。
秋天的干燥,最先会在肠胃上显出来——要么口干舌燥,要么消化不畅。这时候的饮食,就得像给身体“敷面膜”,讲究一个“润”字;又得像给肠胃“盖小被”,离不开一个“暖”字。
冬瓜、萝卜、山药这些秋天的菜,水分多、好消化。冬瓜可以煮汤,萝卜能炒菜或凉拌,山药煮粥、蒸着吃都合适,常吃能缓解口干、便秘。少吃辣椒、火锅、烧烤,这些容易让人上火,出现嗓子疼、口腔溃疡。
南瓜、红薯、红枣这些带点甜味的食物,能帮身体补充营养,还能增强抵抗力。早上煮个红薯粥,下午蒸块南瓜当加餐,简单又实用。
少喝冰饮,哪怕天气稍热,也尽量喝温水,避免刺激肠胃。
喝茶选温性的,比如陈皮茶、枸杞茶,别喝太浓的茶,尤其是晚上,免得睡不着。
说到底,秋天的饮食不用追求山珍海味,把当季的新鲜食材做熟、做暖,让肠胃舒舒服服的,就是最好的养生。
秋天运动不能像夏天那样“猛练”,得悠着点,避免受伤或受凉。
上午9点后、下午4点前运动最好,这时候气温适中,风也小。尽量在室外,比如公园、小区,空气好,比在密闭的健身房舒服。
散步:每天走20-30分钟,速度别太快,不喘不累就行,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放松心情。
简单拉伸:上班间隙或睡前,活动活动脖子、肩膀、膝盖,缓解久坐的僵硬,避免关节疼。
太极、广场舞:节奏慢,能活动全身,适合各个年龄段,练完身体不紧绷。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62866)
文案|135AI生成,使用请自行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
注:文章含AI生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