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

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导“薄衣御寒”的养生法,这既顺应了自然气候的需要,又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防在冬季到来时,感染病毒或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明] 霍与瑕
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独行独语曲江头
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明] 霍与瑕
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时清海国家家乐,日永山斋事事幽。
水步浴馀林下坐,儿童齐唱去归休。

芒种已近五月间,民间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将新鲜梅子味道加工后,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