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场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十二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13年过去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都无法轻言忘却,还记得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伤亡数字,泣不成声的动容场面,因为记得,所以怀念。铭记,是一种前行的力量!汶川地震12周年祭,再次向勇敢者致敬!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人间万事出艰辛。”十三年的奋斗,把勾画的美好蓝图绘就成为现实,从满目疮痍到绿色崛起,浴火重生的灾区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奋斗“奇迹”,令人动容,让人骄傲,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精神,砥砺前行,奋斗不息的民族力量。
汶川地震过去已经13年了,当年已经一片废墟的汶川和北川等城镇也已经获得重建,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地震留下的痕迹几乎被完全抹去。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
201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首次在南京市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公祭仪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广大市民也通过各种方式抒发情感、寄托哀思。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模板中的文案和图片仅作为示例,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如果直接使用文案不做任何改动,并开启“原创声明”的,官方有权追究责任!
今日不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