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昼夜交替,正是养生好时节。天干物燥,最易伤肺;温差显著,更要防病。在这个收获与调养并重的金秋,让我们顺应自然,以食养内,以动养外,开启一场身心俱养的秋日之旅。
秋风送爽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唯有先知先觉,方能防患于未然: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悬浮的粉尘与污染物增多,加之早晚温差显著,极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表现为持续性的干咳、鼻塞与呼吸不畅。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显著提升。
夏季过度贪凉食冷留下的脾胃虚寒问题,在秋季气温转凉时会更加突出,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影响营养的吸收与利用。秋季美食虽多,但若不注意节制,过量食用肥甘厚味或生冷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
空气中的湿度明显下降,会加速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脱屑,特别是对于干性皮肤和敏感性肌肤的人群影响更为明显。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加之干燥多风的气候特点,容易引发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病症状,需要格外注意防护与保湿。
饮食之道,应时而变。秋季食疗重在润燥养阴,兼顾健脾益胃:
雪梨、银耳、百合等白色食材具有天然的润肺生津功效,可以制成冰糖雪梨羹、银耳莲子汤等甜品,既满足味蕾享受,又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咽痒。芝麻、核桃、蜂蜜等食物富含优质油脂和营养成分,能够滋润肠道、滑利皮肤。
山药、南瓜、小米等黄色食材入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季食用,可以帮助修复夏季过食生冷造成的脾胃损伤,增强消化功能。适量食用莲藕、茭白等时令蔬菜,既可以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又能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秋季温补的经典药膳,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的人群在渐凉的秋日食用。四物鸡汤、阿胶枣茶等药膳能够滋阴补血、调养气血,帮助女性朋友应对秋季气候干燥带来的皮肤和气血问题,保持容颜润泽。
秋高气爽,正是运动锻炼的黄金时节,但需讲究方法,循序渐进:
晨间慢跑、快走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公园或绿地进行,避开晨雾和污染时段。自行车骑行、登山等户外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秋日美景,有助于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动作舒缓,讲究意气相随,能够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身体柔韧性,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在秋季练习。
瑜伽练习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式和呼吸配合,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秋乏现象,帮助身心更好地适应季节转换。
秋季运动前后要充分做好热身和拉伸,因为气温较低时肌肉黏滞性增加,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需要比平时更长时间的热身准备。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65733
文字 | 135AI写作
头图|笔格设计ID:57962+135自带素材
小植物ID:149665
文字仅做模版占位展示,购买后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