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常食欲不振,体重有所下降,即所谓 “苦夏”。立秋这天,便要 “贴秋膘”,通过吃富含营养的肉食来补充能量。北方地区多会吃炖肉、红烧肉,南方一些地方则有吃鸭子的习俗。
虽然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此时暑气并未完全消退,民间常有 “秋老虎” 的说法。“秋老虎” 是指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通常发生在 8、9 月之交,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可达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是夏与秋的过渡,是热闹与沉静的交替。它带着对夏日的告别,也携着对秋日的期盼,在时序的流转中,让我们感受着自然的韵律,也懂得了顺应天时、珍惜当下的道理。
立秋时节,暑气虽未全然退去,“秋老虎” 仍可能盘踞几日,但天地间的气韵已悄然转变。清晨推开窗,不再是盛夏那种密不透风的闷热,风里竟藏了几分清润。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后,夏季的热风逐渐被凉爽的秋风取代,风吹过时已有了明显的凉意,不再像盛夏时那样燥热。
昼夜温差开始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在清晨遇冷凝结,附着在草木叶片等地方,形成细小的白色露珠
立秋后天气转凉,蝉感知到气候的变化,开始鸣叫,也因此被称为 “寒蝉”。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