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高考,祝天下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昨天,熊三酱正在努力构思公众号文章……

突然,芳姨坐在了我旁边,温柔的对我说:熊三酱啊,公众号的数据你会看吗?

芳姨问话,怎么可以不会!不会也得学会!

轻抚我的熊脑壳,认真思考了一番,在查看后台数据前,首先要想明白几个问题:

大致有个思路之后,我就向芳姨展示起来:
其实就在大家每天都会登录的公众号后台里呀,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仔细看过——就是左边菜单栏的【统计】板块。大部分小编应该都跟熊三酱类似,重点看的是【用户分析】和【内容分析】这两项。具体每一项怎么看,里面的数值又是什么意思呢,且听我熊三酱好好唠唠:首先我们看用户分析这个大项,里面包含【用户增长】【用户属性】【常读用户分析】三个子项,点击子项就会进入相应的数据展示页面。用户增长这一项里,可以查看各项数据的变化曲线,包含【新增人数】【取消关注人数】【净增人数】【累积人数】。【新增人数】可以从多种来源逐项查看,从135编辑器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用户中:扫描二维码来源最多,搜一搜来源第二,文章内账号名称第三。在我们这个号里,扫二维码是很重要的新粉丝来源,把二维码做得明显、好看、方便大家扫描识别,非常重要!另外,针对每一项新增粉丝的来源,可以点右上角的【按时间对比】,来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数据变化趋势。乍一看这里好像看不出什么,但是如果每天发布的内容都在你心里有本账的话,能得到很多内容、运营等方面的数据佐证哦。取消关注人数没有太多细项,只列出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要结合每日内容发布的情况,可以大致判断什么类型的内容会跟取关率有关联。净增人数=新增人数-取关人数,所以反映的是前两项数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累计关注人数就是总粉丝数啦,这个数据,常规变化浮动不会太大,变化大的时候一定是有特殊事件发生,因此可以作为记录账号大事的总看板。从人口特征里,比较重要的是【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从这两项数据大致能判断你的读者会喜欢什么类型的选题、什么样的文案、什么风格的排版等。地域归属,能看到细分到地市的数据,对于做地方号的小编来说,这个数据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访问设备,基本就是安卓和苹果两大系统了,对于大部分账号来说,两种设备的阅读体验都要实测一下,尤其是在使用一些特殊排版,来体现账号特性的时候。如果是科技、电子设备相关的账号,可能这项数据就比较重要了。
常读用户,也就是经常会打开你的公众号看看的用户,类似“活跃用户”的说法。以上,都是所见即所得的数据结果,就不展开啰嗦啦,总而言之,135编辑器的常读用户有点惨淡,哭出声——
下面来说下【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包含【群发分析】和【视频分析】两个子项。基础功能不多废话,重点是要看传播渠道,也就是阅读量的来源。- 公众号消息,是群发打开的情况,这个数据关系最大的自然是标题和封面图。
- 聊天会话,即文章被分享到群和私聊之后被打开的数据,一方面能看出自文章的自传播,一方面也能观察群、个人号传播渠道的执行效果。
- 朋友在看和看一看精选,都是看一看流量池体系的数据,其他几项数据都好理解不多做解释。
对于本号来说,除了公众号消息,主要的阅读量来源就是聊天会话和朋友圈分享了,看到这里熊三酱又感动哭了——数据虽然惨淡,但是没有大家的支持会更加惨淡啊~单篇群发,能看到每篇文章被阅读的数据,送达阅读率就是从公众号直接打开文章的阅读率,阅读完成率就是把文章从头看到尾的比例,可以看出哪些文章是点开就被关了的
点最右侧的【详情】可以看到单篇文章更详细数据情况,这部分每篇文章需要分析的点不同,大家最好每天都去翻一下。视频分析可以查看全部视频的总数据情况,也可以查看每条视频的详细数据。我们这个号暂时没做什么视频,就不展开给大家看了,后续如果做了更多视频,会再做呈现。
但是这个问题是芳姨来问我的,熊三酱知道事情一定不会那么简单……果然,芳姨听完:数据分析你倒是挺会的啊!为什么最近阅读量这么差!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