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公益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你被“小朋友”的画作刷屏了吗?

昨天,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在微信公益上的活动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分享了这个活动,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有些人愿意在线上的公益活动中捐出一些钱来资助陌生人,但却不太关心路边衣衫褴褛的乞丐;有些人会在线上社区指点江山、夸夸其他,但却是一个长期坐在电脑前并不与其他人交流的宅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这是很正常的。

公益本质上是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善意表达。即使一个人平时诅咒着万恶的资本家,但他也可能会被路边饥肠辘辘的野狗野猫打动愿意每天少抽一包烟去喂养它们,甚至领它们回家照料。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一切能够打动人心的弱势群体事件都有可能激发我们作为优势群体保护欲。

然而,一旦公益走向公共平台,其实和其他在公共平台里大肆宣传与表达的东西就没什么差别了。公共平台的公益只是让更多人知道「我」具有「乐善好施」特质,并且只要参与成本足够低,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人参与。换而言之,公益借助了社会化平台的群体效应放大了自己声量,并且需要救助群体通过双赢局面得到帮助。

实际上,在这种活动中所有参与者都因此而得益。这种互为借力可以向事物或者向个体借力以成就自己。类似于传播事件等关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在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做一件正向事件、该事件本身参与门槛低、传播成本低回报高、所有参与者对该事件高度认同等等。

如果设计活动时考虑到以上因素,则活动就有引爆机会。例如脸萌、FlappyBird多年前引爆点是「有趣」、足记、网易云音乐则是「品味」等等。一旦和个人形象挂钩,很多事件就容易引爆。

总之,在社交网络中想要引爆活动必须做到低成本、高收益和强共鸣,并且能够完成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

最后说一句:公益事件刷屏其实是一个平台向用户和用户向平台双向借力过程展现。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