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迷茫交织的“刷刷刷”生活

手机俨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几乎代替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成为了新的底层需求。</span>以致于我一个朋友在手机丢失以后,异常沮丧的对我说:“我像是丢了一个‘朋友’、一个‘亲人’。”

《新周刊》杂志最近选出了2016年的年度汉字:刷。该杂志解释说,2016年的节奏就是刷刷刷。这个结果应该没有人感到意外。在这个每个人都成为“低头族”的时代,刷微信、刷微博、刷业绩、刷收视率、刷脸、刷存在感……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虽然刷的初衷是好的,为了更多社交,为了更好的业绩,也为了获取更多信息,但是在刷的过程中内心充满焦虑,过程变得不重要,也谈不上精雕细琢和打磨精良,只需要简单地一次性完成目标就好。正是在这种“刷刷刷”的状态下,我们的生活变得急促而迷茫。

对于个人来说,在2016年提到“刷”这个词时,大家最快想到的宾语应该是手机。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进行各种“刷新”,无时无刻。职场人士会不断地查看邮箱和工作群组,看看是否有客户回复邮件或者老板发布新指示;家庭主妇会浏览朋友圈,除了晒娃和晒悠闲生活之外,还会顺便看看是否错过了其他精彩内容;甚至连孩子们也会进行各种“刷新”,查看老师是否布置了新作业或者同学们推荐了新游戏……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几乎取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成为新的底层需求。以至于我有一个朋友,在手机丢失后异常沮丧地对我说:“我感觉像是失去了一个‘朋友’、一个‘亲人’。”这种无法停止的“刷新”姿态,在满足人们迅速获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引发焦虑和迷茫。

那么你是如何在不断“刷新”中变得焦虑呢?移动互联网美妙之处在于将整个世界用一个小小屏幕展现给所有人。以前要费力跑几家书店才能买到好书,在手机上几分钟内就可以下载;以前需要等到明天通过报纸才能知道的新闻,在微信和微博上瞬间传播给每个人;以前数年都见不到面的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在通过微信重新联系后又重新建立起联系。我们仿佛无所不能,通过简单方便的“点击”就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和社交机会。然而,在这种简单和便捷中焦虑感却不断增加。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当一个人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焦虑感。当所有信息以平面化和高速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难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全能感:我可以读更多书、知道更多事情、赚更多钱。然而,“更多”究竟有多少呢?知识永远无法完全掌握,书籍永远无法全部阅读完毕,并且金钱也永远赚不够。误以为自己可以胜任所有事情,并对自己寄予不现实的期望,在能力与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差距时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