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总书记谋大局、观大势,引领新时代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是总书记部署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
十年两会,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发言。从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决策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同代表委员们谈得深、谋得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对创新的思路、方向等作出重点谋划。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高站位谋划,于关键处定调。十年来,在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深入互动中,总书记提出许多重要论断,对党和国家工作发挥着重要指引作用。
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对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概括了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
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进一步推动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实现政治清明。
总书记在看望民建、工商联委员时用“亲”“清”阐述新型政商关系,为政商关系划出底线,标出高线。
总书记在新疆代表团用“眼睛”“生命”“石榴籽”等妙喻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总书记在参加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联组会时阐述“新型政党制度”,强调要紧密团结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以“四个一”深入阐述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在参加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作出战略性布局。
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暖心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揭示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
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精辟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做好区域协调、找到各地适合发展的路径,是下好全国大棋的制胜要诀。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十年两会,总书记四次来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强调大力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上海代表团,总书记鼓励上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多次来到中部地区的代表团。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发展潜力大,同样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青海代表团,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重温十年“两会时间”,总书记观大势、谋长远、布全局,深刻体现了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
文案:来源人民网,仅做占位,请替换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0225/c1001-32631198.html
图片:135编辑器样式自带
素材样式:135编辑器
模板中的文案和图片仅作为示例,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如果直接使用文案不做任何改动,并开启“原创声明”的,官方有权追究责任!
今日不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