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信息是否是文明修养的一部分?

回信息,可能是一种修养;不回信息,也并非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最近,一篇名为《回复别人的信息,是一种修养》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刷屏。然而,我们是否应该把不回复信息和修养联系起来呢?本文作者认为,并不一定。

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时候,在忙碌的工作中收到朋友的微信,因为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没有及时回复。还有时候,因为自己没有看到信息而没有回复。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不重视朋友或者缺乏修养。

当我们把“回信息”和“修养”联系起来时,其实就是给别人设立了一个标准:必须要回复我的信息才算有修养。这样做无疑是把对方进行了精神上的绑架,以自己的主观推断和绝对化观点去给别人挖了一个道德之坑与友谊之坑。

从手段、重要性、情境等多个角度考虑,“你必须回我信息”的信念都是多么的不合理。文字沟通不同于语言沟通从手段上来说,信息(短信、微信等)不同于电话或见面,沟通的强制效力和重要性有限。如果真的是有急事要沟通,建议使用电话或者在信息上加上“重要,请回复”等说明。

从情境上来说,在发送微信、短信的时候,我们并不能预知对方正在做什么。想去流浪的你无法理解一个正为信用卡还款发愁的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文青类问题;为跑步寻找着理由的你会无法理解当时我在海边的无暇分神;准备点个香薰听首歌的你无法理解我正为了PPT而挠破脑袋;满怀心致去郊游的你无法想象会议中的我连回个信息都那么不方便。

从心理学角度讲,“以自己意愿出发点认为某一事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就是一种绝对化信念。这种信念常常与“必须”、“应该”等词联系在一起。像这种绝对化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必须回我们消息。

总之,“回消息是否算得上修养”,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答案。在特定情况下适当地选择是否需要及时回复消息,并非表明缺乏礼貌和教养。“请务必给我反馈”的期待感只能作为提醒他人注意礼貌行为、避免造成困扰和误解等问题之用,并不能成为衡量他人品质高低或评价他人价值大小之标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请大家多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少一些玻璃心态。毕竟,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如此”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