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短视频和社交软件:它们如何让你沦为“手机迷”?

这些东西让你沉浸其中乐不思蜀,长期的专注,让人的记忆力下降,社交功能降低。

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是“手机人”。现在很多人对于手机已经形成了依赖,把很多功能都放在了手机上,比如记忆和社交互动。但是这种依赖并不是因为手机本身有吸引力,而是因为手机上的产品让人欲罢不能。从朋友圈到吃鸡再到抖音,这些产品让人沉浸其中乐不思蜀,长期的专注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社交功能降低。有些人甚至已经进化到了第五个阶段——“手机废人”。

背后推动这一切的是产品经理们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粘性产品。他们想要让用户上瘾,毁掉用户的自律,并奉献自己的生命和金钱给这些东西。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一书中揭示了这些产品背后的阴谋诡计:设定诱人目标、提供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让你毫不费力就感觉到进步、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营造未完成带来的紧张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设定诱人目标意味着给用户一个梦想来激励他们去挑战。比如游戏通关、朋友圈排名等等。然而,在追逐目标时很容易忽略自身条件和初衷。提供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比如点赞功能能够让用户得到积极正向反馈,促使他们接二连三地发出信息或发布内容。让用户毫不费力就感觉到进步则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天生就是某个领域的高手。

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则可以激励用户去尝试更高难度或更高级别的任务或游戏等等。未完成带来紧张感则源于大脑需要“闭合”的渴望,在心理学里叫做“蔡格尼克效应”。增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则可以满足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对他人看法和评价需求。

虽然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这些因素无可厚非,但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则可能正在毁掉你的生活。长时间沉浸在这些粘性产品中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和思维混乱,甚至成为“手机废人”。所以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并控制好自己使用这些产品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被它们所奴役。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