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梁将军】品牌不再依赖大促销?
分流的活动平台、拉长的预售周期、不再稀有的低价,这一切不仅稀释了双11的流量,还稀释了我们对双11的感知。双11的“消失”,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大促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在大幅下滑。所有品牌都要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一个不靠大促活着的品牌?”
今年双11最大的新闻是双11的“消失”。虽然2021年的天猫双11交易额有5403亿,比去年提高了421亿元,但是相比2019年的2684亿,增长率只有7.7%。这说明了什么?首先是国家反垄断政策对商家自由选择平台产生了影响。其次是各个电商平台都在参与双11活动,使得原本只属于天猫的流量被分流了。再加上预售、直播等手段的普及,让双11变成了“全年最低价之一”,而不再是“全年最低价”。
这种情况下,大促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正在下滑。所有品牌都需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一个不靠大促活着的品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促背后的逻辑。
为什么企业离不开大促?除了可以拉高销量外,还因为全年不停歇的大促活动可以让消费者“想起来买我”。简单点说:大促是拉客的由头。如果一年只有双11搞大促,全年营销就显得寡淡了些。企业日常动销靠什么拉动呢?很多人会想到最偷懒的方法就是搞促销,用不停地促销来唤醒消费者关注自己。
但是这样做存在问题。商家跟随平台运转,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我,并且无法让用户产生心理偏好和情感依附。而商家本身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价值主张和人格魅力,才能让用户爱上他们。
所以商家要利用好大促,并非盲目地跟风参与各种活动。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把大促视为“战略性亏损”,在快速做大市场规模同时预判出亏损终局在哪里,并克制地投入资金和资源。
比如美团在2011年判断出团购行业终局会剩下2-3家企业,并克制地烧钱维持前三名位置。同样地,在电商行业中也应该预先判断出市场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总之,“双11消失”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大促对消费者影响力正在下滑。品牌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自己明确的价值主张和人格魅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用户支持和信任。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立即登录
热门工具
135编辑器
领先的在线图文编辑平台原创样式素材,一键套用
笔格设计
受欢迎的在线作图网站,新媒体配图、手机海报应有尽有
笔格PPT
输入主题,AI一键生成PPT;上传本地文件秒变PPT
管小助
企业营销、私域流量运营——站式营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