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尚」听起来是门新兴的行业,但其实在国外已有先例。海外数字时尚平台 RTFKT 此前就已经爆火出圈,该平台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打造了一双虚拟球鞋,在网上报价高达 5w 美元(约人民币 33w 元),并引发哄抢。
继互联网大厂、各一线品牌纷纷入局元宇宙后,字节也于近日正式进军这个千亿级别的新市场。4 月 25 日,抖音悄悄开展了一项新业务业务——沸寂(pheagee),该社区致力于「数字时尚」领域的探索。「数字时尚」听起来是门新兴的行业,但其实在国外已有先例。海外数字时尚平台 RTFKT 此前就已经爆火出圈,该平台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打造了一双虚拟球鞋,在网上报价高达 5w 美元(约人民币 33w 元),并引发哄抢。其后,该数字时尚公司还与耐克联名,推出了价值 7500 美元(约人民币 5w 元)的 Sneaker 系列 NFT 鞋子。一双虚拟 NFT 鞋子就要 5w 元,还引发众人的抬价哄抢。NFT 引得大厂们纷纷入局,亿万富豪争相抢购。NFT 是什么?为何受到大家追捧?又有哪些人正在靠 Ta 赚钱?这篇文章,运营社就来聊聊这些话题。NFT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爆火的?
NFT (Non-Fungible Token)从字面意思来讲,即“非同质化代币”,非同质化,就是指其具有唯一性;代币,则是指它潜在的交易属性。由于 NFT 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NFT 可以用于对产权、资产历史、身份、所有权、转售版税等数据的编码与加密保护。简单来讲,就是藏品拥有了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让人一眼就能知道其来龙去脉,也不会被仿冒。NFT 的这一特性和艺术领域追求“独特”、“唯一”、“防伪”的特点及要求恰好相匹配,所以 NFT 最初在艺术相关领域火了起来。且 NFT 形成了一种数字版权和所有权证书,让数字艺术品可以买卖,让人人都可以看到所有权变更和交易的详情。举个例子,在国外大型 NFT 交易网站上,用户不但可以看到购买的价格,还能够看到该数字藏品历史的拥有者、版权变更信息。了解完 NFT 的概念,那么,Ta 是如何从技术领域走向大众,开始火爆全球的呢?不少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第一次知道 NFT,主要来自新闻里的“天价NFT”。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名人购买 NFT,以及“名人信息、作品等内容”被做成 NFT 进行售卖的消息。去年,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第一条推特」制作而成的 NFT 图文,被以 291w 美元(约合人民币 1958w 元)的价格拍下。此后,各路名人入局 NFT 的消息络绎不绝。周杰伦就曾拥有一枚价值约 50 万美元的“无聊猿”NFT。并且,周杰伦还在 INS 上晒出自己所拥有的 Phanta Bear(幻影熊)的NFT形象。据媒体报道,“幻影熊” NFT 发行方为 EzekClub,该发行方背后母公司创始人正是周杰伦的好朋友,当下正火的“健身教练”刘畊宏。除此之外,美图公司创始人蔡文胜,也于 5 月 1 日在朋友圈秀出自己所购买的无聊猿 NFT。在朋友圈,蔡文胜还无奈地表示自己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因为害怕错失而购买了这个 NFT,可见在名人圈子中,NFT 成为一个大家都想入局的“香饽饽”。除了名人之外,互联网大厂、品牌商家也纷纷开始加入 NFT 市场。一方面,以 BAT 为代表的的互联网公司开设了数字藏品收藏平台。近半年内,国内已经涌现了 70 余家数字藏品平台,其中,阿里旗下的鲸探、腾讯旗下的幻核、TME 数字藏品、百度旗下的“百度数字藏品”、网易旗下的“网易星球数字藏品”皆为其中的代表。
这些主流平台的产品以 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专业生产内容)为主,藏品主要包括字画艺术品、音频、视频等形式。例如,5 月 20 日,荔枝 APP 就即将与阿里旗下的联合推出了“告白电波”数字藏品,限量 5200 份“告白音频”。另一方面,以李宁为代表的运动品牌也与时尚类数字藏品展开合作。例如,在近日的动态中,李宁发布与“Bored Ape Yacht Club”无聊猿游艇俱乐部合作的消息,并将自己的官方微博的头像也改成了“无聊猿”的形象,也让更多“圈外人士”和无聊猿混了个“脸熟”。再比如,奢侈品巨头 Gucci 则选择与潮玩公司 SUPERPLASTIC 进行合作,联名推出了 SUPERGUCCI。目前,市场上可见其售卖的限量款泰迪熊玩偶 NFT,底价约 6299 美元( 3.4 ETH以太币)。并且,这款 NFT 还完成了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其所有者将会收到一个实物手工陶瓷玩偶。星巴克也瞄准了 NFT 市场,准备打造一个“线上第三空间”。根据星巴克官网的公告,NFT 将作为持有者获得社区成员的资格,能够在这个“第三空间”内获得星巴克独家体验和福利。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从星巴克购买一款 NFT 藏品,就能够进入星巴克的数字社区。一些官方媒体也下场,4 月 13 日,人民网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军数字藏品领域。随后,在五四青年节当天,人民网科技联合数藏中国,发布了《人民日报》青年节头版数字藏品。同日,共青团中央宣布,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 100 周年,推出团宝数字藏品。名人助力、互联网公司、品牌入局、官方联名,在各方的宣传下,NFT 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线中,成为 Web3.0(互联网的下一个周期时代) 中“最火爆”的代名词之一。NFT爆火,哪些人在靠Ta赚钱?
在 NFT 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宣传 NFT 暴利,也有人认为这是纯纯的“智商税。那么,NFT 是真的能赚钱吗,到底能赚多少呢?据一位在 Twitter 上拥有 23w 粉丝的大 V 爆料,国外不少网红已经开始为 NFT 带货。从图中,表格右侧的 package deal 我们可以发现,按照粉丝数量的不同,报价从最低 600 美元到 3.5w 美元不等。其中,粉丝量最少的的博主(1.23w人)报价为 600 美元。
以其中拥有 12w+ 粉丝的歌手 @The Cryptomist 为例,其每两条贴文的报价为 1600 美元。运营社发现,她的账号下已有近 30 条有关 NFT 项目的推文,保守估计,靠推广 NFT,她已经获利近 1.6w 美元(约合 10.8w 元人民币)。除了合作推广外,拥有 827w+ 粉丝的歌手 @Lindsay Lohan 还将自己的动物形象放到国外的 NFT 交易网站上拍卖,最后以约 2522 美元(1.3ETH 以太币)的价格卖出。在 4 月 2 日,Lohan 又宣布,其 NFT Music —— 一条长达39秒的视频被 @realCoinUnited 以约合 28w 美元(100w TRX波场货币)的价格拍下。在国内,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也开始邀请创作者加入,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他们无需搞懂元宇宙、区块链、以太坊等技术,只需要将想要售卖的作品交给平台即可。运营社了解到,今年 2 月,某摄影师在国内一家线上艺术品平台,上架了一款摄影作品,标价 29.9 元。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款限量 800 件的摄影作品,在 40s 内就销售一空,仅一件摄影作品的毛利润就接近 2w+。对于网红或者明星达人来说,无论是通过影响力来为 NFT 平台或产品打广告,还是售卖以自己为原型的 NFT,或者将自己的内容作品“上链”做成 NFT,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除了自有影响力的网红达人,也有一些用户瞄准了 NFT 这块蛋糕,想要自己发行 NFT,搭建平台进行售卖。据半熟财经的报道,运营者只需要投入“软件 4 万元、服务器 1 万-2 万元、藏品发行费 3 元/份”,即可搭建一个数字藏品平台。运营成本也很低,相关平台人士表示,“只要五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具体的盈利模式上,半熟财经询问某区块链运营平台得知,“发行 1w 份 NFT,发行费 3w元。”如果该 NFT 产品售价 20 元/份,在全部售空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完全回本,发行一次就能获利上万元。并且,在前期一次性投入的“软件费用”等基建成本,后期只需付少量的维护费。这样一来,边际成本降低了,盈利的速度也更快。也正因为这样较低的准入资质以及“暴利”吸引,国内的 NFT 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数量正在逐日增加,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不过,面对“高价”的诱惑,市面上的数字藏品平台也鱼龙混杂,而市场也正在逐渐肃清,比如,微信在前段时间就封禁了 10 余个中小型数字藏品平台。目前包括 Art Meta 元艺数、一点数藏、归藏元宇宙、画生 Meta、元本空间、神达数藏、One Meta、零号地球、iBox 和诺坊体等公众号都遭到了封禁。大部分平台被提示为“由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存在未取得法定许可证件或牌照,发布、传播或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行为,账号已被停止使用”,还有部分平台的封禁理由是涉嫌欺诈。
在 NFT 玩家的市场中,流传着很多这样的传说,有赚到钱就主动离职的:有网友称自己同事的离职原因是购买 NFT 一个月赚了 5w 块,直接离职。
据传,在前文中提到的推特创始人首条推文 NFT,收藏者想以 4800 万美元再次拍卖时,却根本没人接盘,只有几个 6-6000 美元的报价,损失高达 99%。
在这样的局面下,在市场中,NFT 玩家们明显开始谨慎起来。一方面,在论坛上,越来越多的玩家意识到“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NFT 庞大的利润背后,是一茬又一茬等待被割的“新人韭菜”。如果仅仅以炒作的心态去看待 NFT 藏品,那么谁都不想成为最后高价接盘的那个人。某 NFT 藏品收藏群里,玩家表示,目前整体市场正在遇冷,慢慢 NFT 作品进入了“没人买、没热情”的状态中。
某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也开始出现“未出售即销毁”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市场数据上来看,近期 NFT 也有遇冷的趋势。根据数据平台 NonFungible 的消息,2022 年 Q1 季度 NFT 的销量降至 745w ,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 46.96%,仅为去年第四季度的一半多。从全球 NFT 市场的表现来看,整体的交易数量、交易金额、活跃钱包数量(可用于交易的钱包)都在下降中,整体“遇冷”。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买家的数量(169.6w)是远远大于卖家数量(96.7w)的,NFT 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家依旧有购买 NFT 的热情,目前属于“卖家市场”。同样的,据 Google Trends,从今年 2 月开始,人们对于 NFT 词汇的搜索数量有着明显的减少。运营社采访了一位数字藏品爱好者,他表示,在市场遇冷的状态下,购买 NFT 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炒作或者赚钱,而是收藏,以技术为基础,来记录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另一位“佛系”的爱好者也表示,已经将自己女儿的生日日期作为 NFT “上链”,希望这样值得纪念的时刻能够永久保留在历史中。结语
NFT 市场目前发展还处于新兴阶段,乱象时有发生,今年 4 月,就曾有新闻报道“有人前后共偷了价值 28w 美元的 NFT”,却不知道怎样花出去。这种巨额的偷盗数量不禁让人想到了周杰伦,4 月 1 日,他在 Twitter 上发文称,自己的无聊猿 NFT 被盗,并强调这不是愚人节玩笑。褪去天价炒作的外壳,不禁令人思考 NFT 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果元宇宙是虚拟世界对于现有物理世界的映射,那么 NFT 就是将物理世界资产确认与转移的必要条件。例如,如果耐克这样的厂商想要发行 1w 双限量跑鞋,就可以授权鞋厂将 1w 个NFT 做成编号或者二维码印制在鞋子上,这样消费者根据编号就可以确定鞋子的唯一性。而现阶段 NFT 市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仅仅是 NFT 的一面,这项技术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管中窥豹”,从 1969 年阿帕网诞生开始至今天,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Web1.0 是一个内容发现时代,用户能够从网上获取信息,例如,可以阅读新闻文章,通过搜索,玩一些网页游戏,进入聊天室等等;Web2.0 是一个内容创作时代,用户可以自主生产抖音视频、发推文。在未来,也许会进入 Web3.0 时代,而 Ta 具体是什么样子,已经有无数人在给出自己的蓝图与幻想,并通过投资不断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NFT 为大家展示了 Web3.0 的其中一面,抛开新概念的“浮沫”,就 NFT 本身所带来的记录意义和价值感,就已经引发无数人的思考……《NFT与元宇宙(metverse)》—— OceanMollu《没人懂的NFT,谁是谁的韭菜》,李莹 李雪雪 叶徐彤文章来源:作者:郑宇轩。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70万人都在关注的运营垂直媒体&服务平台,公众号 ID:U_quan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135编辑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