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跃度提高转化率呢?相信这也是产品运营大家关注的点;在开始前先科普一下~
接下来更高级的玩法是,获客渠道需要被进一步细分。举个例子,内容营销可以被细分为原创文章、转载文章、信息图、在线讲座、电子书等等。SEO可以被细分为头部流量、长尾流量等。
在对流失用户进行运营的时候,需要找到流失用户的真正述求,并针对这个述求将流失用户召回。召回之后,通过运营,让用户认识到APP的核心价值,才能减少用户的再次流失。
所谓营销运营就像是利用一些套路来完成目标,营销跟运营不仅仅只有套路。但是,套路是运营中比较必备的方式,灵活的选择套路,利用套路,来完成运营的目标是,也是做这行的修行!
要让用户爱上你,需要一个过程,从认识到选择再到真正爱上你,每一个环节都与用户运营分不开。
留存率多少算是好?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阶段留存率都不同,有的留存率30%就够覆盖获客支出了,有留存率则需要70%的留存才能覆盖获客成本,判定标准要结合自身产品的成本-效益去找到盈利的平衡点,努力达到甚至超越它。
文章分享了福格行为模型,说明了如何有效的触发用户动机,让用户行动起来,在文章后半部分也分享了对应的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
日常工作中,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产品运营,都喜欢提及“人性”这个词。大家一致认为做产品设计和运营要基于“人性”去思考。那我们今天就针对“人性思维”探讨一下。
人们通过自己的5个感官来感知外界的信息,因此运营传播如若从用户感官入手或许会来得更容易些。
对于运营团队来说,如何通过营销培育核心用户、想方设法的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也许比做一款“全民付费游戏”更加切合实际。核心用户需要什么,CP运营团队就应该在宝贵的渠道资源页面上呈现什么。
俗话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APP产品给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再加上实用性强的功能,男女老少都会通吃的!一个深得用户喜欢的产品,需要产品和运营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
工具类产品要转型,是一件长久且困难的事情,只有让用户接受工具类产品的转型并且愿意继续留下来玩,工具类产品才算真正的转型成功,当然这需要产品和运营共同努力。
做社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社区的内驱无非就是优质的用户和优质的内容。做用户要和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接触;而做内容,同样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做社区不像做自媒体,因为用户有发言的权利。对于运营人员,这个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说到核心用户流失,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原因:产品体验不好了(产品团队换血了、没有创新了、产品在瞎搞);用户生命周期到了,玩腻了,自然流失,运营人员不尽责,或者下的功夫根本就不够。
落地页有两个用途:承接流量和转化用户。对这两个用途进行展开,又可以分为有价值的商品展示和收集用户资料。用户看到商家投放的信息之后,对信息感兴趣才会点击,进入落地页后,如果对落地页展示的内容感兴趣,则会再进一步进行操作。
笔者重新将成就体系定义为:用户通过达到产品所设定的行为目标,从而获得区别于其他用户的身份标识的一套激励规则。这里的行为包括登录、使用、贡献内容、付费、分享传播、邀请好友等等。
很多人会困惑:为什么有的APP有「积分」又有「金币」?乍一看感觉是重复的,其实不然,它们是两套并行的激励体系,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希望通过对用户激励体系的深度分析,帮助大家搞明白什么是用户激励体系。
防止用户流失,提高留存率和转化率是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到被所有人接受,但运营者要尽最大努力去迎合用户的胃口,让自己的产品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而应该怎样去预防用户流失?让用户不想离开?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