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研究应用商店的评价评分和榜单规则。虽然规则没有很明确研究出来,但引导好评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就提了需求把评价引导做到了产品功能上,减轻人工引导的成本和负担。
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是建立在某些经历和能力上,我们都要尽早的找到自己的杠杆点并不断放大。只有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核心技能,才能不断的放大自己的价值,与他人形成差异化。
分享了9种常见的取标题的方法,很多标题标题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在具体去标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账号的定位、推文的内容,进行选择。
推广之前,要认真做用户分析,分层次分析才能获得相对真实的用户画像,然后快速推进验证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像一枚坚硬的种子一样,一辈子活在那个壳里,没有风险。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我们是一棵什么样的植物,能够开出什么样的花。而如果我们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理想,开出自己的花朵,我们便能绽放自己的芬芳。
在文案上下功夫,能够在每一个文案上洞察到用户的心理。如果文案能够帮助用户说出心里话,相信题极大提升他们分享的愿望。
小游戏买量几乎成了“热搜词”,随着微信规则的逐步完善,投机取巧的玩法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研究如何刷量,还不如研究如何认识用户。毕竟,小游戏是眼下最好的游戏赛道。
对音乐产品和歌单功能的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优质的歌单,如何做好歌单运营,了解如何寻找数据挖掘数据,以及甄别哪些数据是有意义的。
内容的“生产-管理-推荐”三步走策略,是所有内容平台都需要经历的过程。因此,对内容运营框架的理解和运用,则是内容运营人员从“编辑”(撰稿者)升华为“运营者”的必经之路。
内容运营一定要长短结合,既有长期战略又有短期手段。长期战略就是持续的向用户输出内容,建立人格化标签,短期手段就是打造几篇精品内容,吸引流量,促进内容传播。
其实运营的工作都可以排的满满的,我在几个公司待过,同样的岗位,有的公司就忙到吃饭都顾不上,有的公司午休睡到下午三点起来都没什么事干。这说明了,事情的多少与岗位无关,与公司的制度和人有很大关系。本文为运营同学分析下,没事找事是怎么玩的。
一直以来,都有整理自己运营知识体系的想法,现终于决定付诸行动了,以文章输出的形式,第一篇内容就先从P2P产品的积分体系的搭建开始吧。
这其中我走过一些弯路,还有一些实操层面的经验,都分享给同样做社群的你。
幸运的是我从经历上也相对占便宜,两段工作经历都整体负责过产品+运营,所以就锻炼出来这种看事情的思维方式,不过依然还是相差甚远,运营大牛们多多包涵。
本次尝试着生活中面饼从画饼、做饼、吃饼以及评饼等一系列连贯的流程来阐述我对校园运营的心法-馅饼模型。
订单分享红包是一个很好的拉新方法,像饿了么、美团、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都在使用这种的功能,也是目前电商类增长黑客负责人常用的一款利器。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