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设计许多时候面对很多现实中的压力,譬如说时间太紧,没人专门负责等,文案的优化只能靠产品设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多思考多批判,多梳理多检查,文案虽小,用好也能为产品增色不少。
探讨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缺一不可。
在撰写内容时,将产品/服务的特点与竞争对手的进行比较,总结每个特点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考虑到“人不为己天地诛”的事实,把个人利益呈现在前,商业利益随后。
润色文章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发现薄弱地方以及对其进行完善。这在写作中十分关键,但总是被忽略。毕竟如果你没有去发现不足的地方,你又怎么去修改它呢?
这些文案的共同点是:简短,戳中我。至于会不会戳到你我就不知道了。对了,那些耳熟能详诸如“今年过年不收礼”“黄鹤和小姨子跑了”等洗脑文案不在这个范围内。
文案归根结底是产品(品牌)战略的终端艺术展示,卓越的文案离不开对战略思想的彻悟,对产品的用心体验、对用户的感同身受。如此,方为文案人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很多标题标题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在具体去标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账号的定位、推文的内容,进行选择。
在编辑的过程中,你要精炼你的文案,用最少的文字精确地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销售一种治愈性产品要比销售一种预防性产品容易得多,除非这种预防性产品被看作是一种治愈性产品,或者这种预防性产品的治疗作用被着重强调了。
运营社区,更加要站在用户的立场上,逐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内容价值的需求,对社交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荣誉的需求,做好这几点,你的用户也会从潜水进化到冒泡,在进化到话痨依赖。
对音乐产品和歌单功能的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优质的歌单,如何做好歌单运营,了解如何寻找数据挖掘数据,以及甄别哪些数据是有意义的。
内容的“生产-管理-推荐”三步走策略,是所有内容平台都需要经历的过程。因此,对内容运营框架的理解和运用,则是内容运营人员从“编辑”(撰稿者)升华为“运营者”的必经之路。
内容运营一定要长短结合,既有长期战略又有短期手段。长期战略就是持续的向用户输出内容,建立人格化标签,短期手段就是打造几篇精品内容,吸引流量,促进内容传播。
幸运的是我从经历上也相对占便宜,两段工作经历都整体负责过产品+运营,所以就锻炼出来这种看事情的思维方式,不过依然还是相差甚远,运营大牛们多多包涵。
如果想要真正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案人,你就要思考如何不脱离品牌调性、准确把握文案调性、深切洞察受众心理。
通过日常运营的数据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进行优化迭代,不光是对内容运营本身的优化,同时也是需要配合产品进行优化迭代。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