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对Keep上线不久的“用户成长系统”展开简要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思考。
如果你对用户活跃情况异常敏感,应注意到自2017年4、5月份以来,无论是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知识自媒体、还是各种垂直领域公众号大V,其用户流失率都不断攀升…… 更不用说大量的普通公众号或者是娱乐类大V,很多都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了。 但另一面,纵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质化竞争的新产品(比如共享单车、或大量新的垂直内容产品)还在大量涌入进一步加剧环境的恶化。
运营如何连接用户、产品、场景,很明显,场景营销可以很好的将三者自然的融合到一起,解决各方所需,形成流程闭环。
上次盒子菌在《读懂APP用户运营的四要素:拉新、留存、促活、营收》中重点说的是APP用户活跃和留存,但用户留存和活跃前提是必须有用户。快速实现用户拉新,对于APP运营来说都是迫切需要的。对于APP用户拉新,你不妨尝试下面这些渠道;
一个产品的上市必然需要面临从0到1的过程,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像背靠BAT这种庞大流量入口的产品实现从0到1可能就眨眼的功夫,但对于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来说,从0-1的转变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通过5步,来实现从0到1的冷启动。
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跃度提高转化率呢?相信这也是产品运营大家关注的点;在开始前先科普一下~
在对流失用户进行运营的时候,需要找到流失用户的真正述求,并针对这个述求将流失用户召回。召回之后,通过运营,让用户认识到APP的核心价值,才能减少用户的再次流失。
要让用户爱上你,需要一个过程,从认识到选择再到真正爱上你,每一个环节都与用户运营分不开。
文章分享了福格行为模型,说明了如何有效的触发用户动机,让用户行动起来,在文章后半部分也分享了对应的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
工具类产品要转型,是一件长久且困难的事情,只有让用户接受工具类产品的转型并且愿意继续留下来玩,工具类产品才算真正的转型成功,当然这需要产品和运营共同努力。
做社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社区的内驱无非就是优质的用户和优质的内容。做用户要和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接触;而做内容,同样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做社区不像做自媒体,因为用户有发言的权利。对于运营人员,这个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落地页有两个用途:承接流量和转化用户。对这两个用途进行展开,又可以分为有价值的商品展示和收集用户资料。用户看到商家投放的信息之后,对信息感兴趣才会点击,进入落地页后,如果对落地页展示的内容感兴趣,则会再进一步进行操作。
首先,要先明确什么是运营,怎么做用户增长策略。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想引用下业内人士的观点。运营是通过用户、内容、品牌等运营方式,传递产品价值、打造内容生态、创造新玩法,将产品和用户更好连接,达到产品最终目的。—韩叙
“无论用户的移动设备内存有多大,能装多少款应用,每个用户会定期使用的应用或游戏大约在 6 - 10 个,这其中一定包括微信、支付宝和 QQ”。
用户流失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对用户流失做分析时,要搞清楚,到底是产品出了问题还是运营出了问题,然后再找对应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流失的用户,就要及时召回,而那些被挖的大V用户,那就随他吧,毕竟平台与用户是相辅相成的,不见得去了新的地方你就会更加发光发亮。
用户进来,运营尽量不让他走,把他往城堡里赶,出口堵住,这叫提高用户留存。无论是做活动还是做什么,运营要让这些用户在城堡里玩得爽,让用户活跃起来。
90后、95后人群的生活有着一万个侧面,每一个侧面有着十万种色彩,对于这一群体的分析与解读再多,都不足以完全概括他们并贴上标签。营销人所能做的,就是在无数的表象中归纳出一点规律,洞察出一些本质,并以此为海图,驶向年轻人的海域。
一份思路清晰的用户成长体系设计方案"对于互联网使用用户来讲,成长体系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说QQ的黄钻、达人,美团、爱奇艺的积分、成长值,滴滴有滴币,京东有京豆,支付宝有自己的一套芝麻信用,它们以各种形态出现,有时候也会叫做积分体系、金币体系、或者用户激励体系等。
LinkedIn 可以保持这么长久、这么稳定、这么快速的增长的秘密——做好用户运营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