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上问。初入职场没有向下兼容的烦恼, 不懂就要多问,把身边的每个人当作宝藏一样挖掘。试错能力的总结。试错也是一种机会,这种方式使你成长的方式更快些。
只有平日里持续学习,刻意练习专业技能,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做出成果,才能确保我们在面试时,有话可说,有案例可举,有数据可摆。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非产品工作的同学来咨询转行的问题:“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传统行业的、或者是互联网公司里面非相关岗位的同学,那么到底能不能有机会去转产品经理?转岗的话有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吗?”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是不少产品经理学习路上的障碍。我们看课程也好,读书也罢,接收的都是别人的知识。要会用,得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每个广告人都渴望做出大创意,引爆全社会关注和讨论、并能斩获戛纳金狮子那种。但做出大创意真的很难。并不是你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就万事OK,它还需要很多很多附加条件。比如,你得有一个不会被你的点子吓到、愿意为你的点子埋单的好客户。
PPT提案,如今成为优秀职场人工作中必备的硬核技能之一。好的提案能力,可以帮你在客户那赢得生意、让你在跟上级汇报时候轻松应对、让你在业界塑造职业的口碑、让你在融资路演的时候获得青睐......如何提升PPT提案能力呢?
想要做好增长,是需要同时了解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宏观就是建立增长的大局观以及比较清晰的增长思维。包括但不限于梳理整个产品的业务情况、了解行业态势、制定业务的增长路线或策略等等……
如果说,你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历了背调,那么首先恭喜你,因为背调的原因一般有两个:1. 你入职的公司比较正规;2. 你应聘的岗位属于高管。当然,小公司与一般岗位,有时候也会进行背调,不过这种背调的目的一般都比较“单纯”,通常都是关于薪资方面的,让你提供银行流水,原因是怕你虚假报价。
在小的团队、公司,整体的人员配备不到位,产品运营做的事情比较多,其中写软文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某天老板让你写一篇软文,你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下手,高呼,我太难了!写软文难吗?其实不难,掌握软文的方法和套路,小白上手也能写出80分的文章。写手第一要懂业务,第二要懂用户,第三才是写作技巧。
结构化是工作的加速器。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不少沟通问题,例如与同事沟通,上来就说:“这个事情他已经批了,我觉得没啥问题。”典型的无效沟通,因为:同事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哪件事;同事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在哪里批的;同事不知道「我觉得没啥问题」到底是如何评估出来的结论。
我们在跳槽时,往往会面临产品能力维度以及业务能力维度,两个方面的考量。在前段时间总结的文章《从HR的视角,来看跨行业产品经理的求职机会》里面,我们提到过这样的观点:“企业招聘新人入职,业务理解的成本可以减少,可以转移,但是无法消除。”
最近跟唐韧老师一起整理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捋了下P1(0-3年)、P2(3-5年)和P3(5年+)三个阶段产品经理的知识能力,我负责 P3 部分。梳理完看到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又一次感到产品经理要学的东西真多,太难了。
你永远无法伤害一个喜欢深度思考的人,他早就谋略了你的谋略,在你认为他是傻子的时候,你在他心中已经成了垃圾。足够聪明的人在这类人面前都会很坦诚,搞谋略,玩心机没多大意义;你要和他谈合作就不要只讲利益,还要把风险摆出来,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风险的存在
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成长思维」试图告诉我们:1)你的能力永远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成长的;2)失败并不是否定你的能力,而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得更好”;
1、费曼技巧:选择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把它教给小孩子。智力是一个增长的过程,演绎过程通过类比原则,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表述。
公众号写什么内容好?选题没灵感怎么办?选题很重要,也很难。本文,有选题底层逻辑,也有实操方法,是我总结了市面上 500 强大号的选题套路,又结合自身经验撰写的。
以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枚小文案入行,至今在广告公司11年。在省广做文案,在阳狮做文案,从文案、策划、AE什么都干,到策略总监、策略群总监,看到这个问题,有很多感慨。一路上虽遇到不少贵人帮助,但我觉得学习提升这件事,还是得靠自己。
有一次,新来的产品经理问,你是怎么快速搞懂业务的?他说,咱们的业务挺杂的,变化也多,搞得他很懵。我笑着说,刚接触新业务是这样。而且,尽管业务难,还得准确理解它,才能获取正确的产品需求,保证后续的事情不跑偏。这确实挺难的,不过,这也是产品经理练基本功的机会。
新媒体运营是件看起来光鲜,其实挺苦逼的事,日常工作也比较杂,选题,写稿,作图,排版等。不断有人想进来,也不断有在里面的人感觉迷茫,新媒体运营只是互联网的搬运工?还是也有能拿得出手的”硬技能“?我看了100+条招聘,也结合一些个人经验,总结了新媒体运营必备的3大技能
刚入职场,很多新人都会面领着一个问题:老板说,明天给我一份关于xx的运营方案吧!满心欢喜地做好给老板过目,很多时候都会被老板狠狠地批。我要的是运营方案,不是运营方法!
在互联网领域有句所谓的至理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那试问还有什么比国家的风更大的呢?
教培机构裁员危机下,很多运营er纷纷考虑是否要转行甚至转岗,但对于如何能够转行成功,更多的还是迷茫。如何学会高效运用能力?运营人能力迁移到底是什么以及找到找到自身成长路径?
最近有点焦头烂额,与其说是7月份的趋于价值的思考,不如说是最近11个月的反思,经过小一年的故事,期待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新产品的运营不如老产品来的实在,极多问题都没有头绪,而且面临人手不够,事情太多的时候,反而想要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都不能照顾。
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了上帝多笑,我一直都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思考并记录。
看完文章,你将有3大收获:1.你将真正明白,什么叫”适合“你的工作;2.你将用一张工具表和简单3步法,理性判断某类工作是否适合你;3.如果当下没有满意的工作,你会知道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在谈提升核心竞争力,因为我们现在普遍都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哪一天,公司倒闭了/行业萎靡了/中年危机了,于是被社会给淘汰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挺可怕的。我们都希望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因为那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不依附于任何平台的能力。那么,你真的清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你知道该如何着手提升吗?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